2020赣南师范大学644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赣南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2020赣南师范大学644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 颛顼
颛顼(zhuān xū)(约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据《史记》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后来的夏国、楚国都是他的子孙。
颛顼生于若水之野(蜀地),实处空桑。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号“高阳氏”。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今江苏省最南部的沭阳县桑墟镇),又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少昊)之孙高辛(帝喾)继位。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2. 宗教改革 (世界史知识点)
3. 朋党之争?(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地主;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二是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两党之争从宪宗朝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牛李党争加剧了唐后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4.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清初,在内阁之外,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族大臣组成,凡军国机要重务都不经过内阁票拟,而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方案,最后由皇帝裁决。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其议政形式有二:一为廷议,一为交议。在清王朝统一全国过程中,用兵频繁,军情险急,议政王大臣会议对重大决策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5. 严复
清末思想家、敎育家。福建省闽侯县人。1877年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执教达20年。甲午战争后,主张变法维新,在天津《直报》上撰文要求学习西方,反对顽固保守。1897年创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1896年起,从事翻译工作,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等西方名著,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影响甚大,并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6.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的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作了报告,陈毅传达了周恩来等起草的党中央九月来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既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决议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制定了正确的建党路线和建军路线,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和红军即使处于农村环境,在工人成分不多的情况下,也保持了无产阶级思想的纯洁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从而以新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和建军学说。?
7. 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十大关系是指: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准备。
二、简答题
1. 简述汉代经今古文之争
(一)经今古文之争的经过。
(1)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即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汉初,儒家经典只能靠那些仅存下来的学者们背诵记录,再由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下来。后来在孔子旧宅与河间献王等处,又陆续得到许多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字体是用秦统一前的篆书抄写的,因此被称为古文经,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而且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古文经学则看重章句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包括许多应该效法的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两派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2)今文经出现较早,而且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赏识,故在董仲舒的建议下陆续被立为学官。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派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为学官。成帝时命人搜求天下遗书,刘向、刘歆(xīn)父子等先后负责搜集到的大量图书的整理工作,又发现了《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等古文经书。王莽当权时,由于托古改制的需要,刘歆借机把《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立于学官,后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东汉光武帝时,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共十四博士。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
(3)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今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至此,基本上结束了经今古文之争。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22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9353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zhòu)文(西周、春秋文字) 1163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540部,全部解说不过13.3万多字,简明扼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
(二)评价。西汉时期经今古文之争,是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的斗争,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他们两家各立门户,争论不休,但在歌颂先王先圣、美化古代政治制度、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等问题上还是一致的。不过,经今古文之争,由于双方互相辩难,对学术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简述元代二元政治的特点
(一)中央官制。元朝中央最主要的机构有三,即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大权。(1)元朝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又称都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右、左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2)1263年,设立枢密院,总理全国的军事。枢密使由皇太子兼领,也是虚衔,枢密院的二员枢密副使掌握军务。后来又增设同知枢密院事等官员。(3)御史台(又称内台、中台、宪台等)掌管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其下为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御史台下,有殿中司和察院。前者的主要任务是纠察百官,后者是作为朝廷的耳目,行刺举之事。
(二)地方官制。(1)元代地方的行政机构系统是行省、路、府、州、县。地方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初义,即将中书省的职权临时在某处行使的意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设丞相一员(例不常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品级皆与中书省官相同。(2)元朝在路、府、州、县都设置达鲁花赤,作为最高的监临长官,例由蒙古人充当,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位于同级其他官员之上。(3)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蕃喇嘛教萨斯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后来又加封他为帝师。忽必烈以后,元朝皇帝也都尊奉大喇嘛为帝师。帝师既是佛教的最高首领,统领全国佛教;又是西藏地区的最高政治首领,掌管西藏军民世俗事务。除去委任帝师外,元朝又设置中央和地方机构,直接管辖西藏。在中央设宣政院(初名总制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及吐蕃军、民之政,以帝师领院事,设置院使十员,其中为长者常以朝廷大臣兼任,位居第二者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以下设有同知、副使、院判等官,又在西藏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在宣慰司下,又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
3. 简述《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规定日本对中国巨额赔款的勒索,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除了加重搜括外,被迫大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之举,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4.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十年建设成就
由于国民政府对财政、金融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克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币制改革后,还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稳定了法币与外币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值和对外汇率不稳而引起的外贸风险,促进了对外贸易,鼓励了国内储蓄。改革后的头两个月,就连续出现出超现象,以后尽管又变为入超,但入超数量明显减少。海外华侨汇款也大幅度增加。
这一时期工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各类工厂的兴建上。由于各类工厂的增多,这一时期的工业品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在矿业方面,国民政府开展工业建设运动,以资源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和实业部为核心建设了一批厂矿企业。但在重工业方面,国营企业占据了垄断的地位。民营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在十年间的工业生产总值都以高速增长,十年增长了80%多。
中国地域广大,交通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政府积极整理旧路,扩建新路,为适应国防需要,各主要铁路均进行了防空准备。并完成了多条铁路的建设,改变了分布不均的状况,增加了客流和货运量。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全国公路里程达十万公里以上。此外,航空运输业也开始起步。
农业方面,基本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状态之中,但仍保持了不断的提高,在30年代中期,达到了峰值。
抗战爆发前,南京政府统治的十年中,中国经济特别是现代化的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然巨大,而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短暂的发展结束,而取得的成果也很快消失殆尽。
三、材料题
(1)王安石变法内容,最后一问是论述王安石变法培养人才的措施
(2)两则材料:一是黄爵兹关于绿营的看法,第二则是曾国藩兵制看法。最后一问是根据材料谈谈对晚清兵制的看法。
四、论述题
(1)?张居正改革背景、内容和意义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jì)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2)?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土地革命由此开始。随后,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共产党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
(1)1927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土地问题党纲草案》,规定无代价没收一切土地归公有,分给农民使用。
(2)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同时,又规定中农是同盟者,并要争取富农中立。1928年底,井冈山根据地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为公有,分给农民使用。1929年初,红四军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
(3)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土地没收的对象是一切出租的田地山林和富农自食以外的多余土地,土地的分配政策是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土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的平均分配方法。不久,闽西根据地又提出“抽肥补瘦”的分配办法。除井冈山、闽西外,其他地方如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都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
(4)1931年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实践中又进一步解决了土地分配后的所有权问题,改变了过去土地国有、农民使用、禁止买卖的原则,变为土地一经分定,即为农民私有,租借买卖任其自由。
至此,基本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这条土地革命路线的指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土地革命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红军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2020赣南师范大学644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 颛顼
颛顼(zhuān xū)(约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据《史记》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后来的夏国、楚国都是他的子孙。
颛顼生于若水之野(蜀地),实处空桑。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号“高阳氏”。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今江苏省最南部的沭阳县桑墟镇),又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少昊)之孙高辛(帝喾)继位。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2. 宗教改革 (世界史知识点)
3. 朋党之争?(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地主;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二是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两党之争从宪宗朝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牛李党争加剧了唐后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4.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清初,在内阁之外,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族大臣组成,凡军国机要重务都不经过内阁票拟,而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方案,最后由皇帝裁决。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其议政形式有二:一为廷议,一为交议。在清王朝统一全国过程中,用兵频繁,军情险急,议政王大臣会议对重大决策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5. 严复
清末思想家、敎育家。福建省闽侯县人。1877年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执教达20年。甲午战争后,主张变法维新,在天津《直报》上撰文要求学习西方,反对顽固保守。1897年创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1896年起,从事翻译工作,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等西方名著,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影响甚大,并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6.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的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作了报告,陈毅传达了周恩来等起草的党中央九月来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既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决议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制定了正确的建党路线和建军路线,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和红军即使处于农村环境,在工人成分不多的情况下,也保持了无产阶级思想的纯洁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从而以新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和建军学说。?
7. 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十大关系是指: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准备。
二、简答题
1. 简述汉代经今古文之争
(一)经今古文之争的经过。
(1)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即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汉初,儒家经典只能靠那些仅存下来的学者们背诵记录,再由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下来。后来在孔子旧宅与河间献王等处,又陆续得到许多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字体是用秦统一前的篆书抄写的,因此被称为古文经,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而且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古文经学则看重章句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包括许多应该效法的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两派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2)今文经出现较早,而且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赏识,故在董仲舒的建议下陆续被立为学官。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派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为学官。成帝时命人搜求天下遗书,刘向、刘歆(xīn)父子等先后负责搜集到的大量图书的整理工作,又发现了《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等古文经书。王莽当权时,由于托古改制的需要,刘歆借机把《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立于学官,后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东汉光武帝时,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共十四博士。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
(3)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今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至此,基本上结束了经今古文之争。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22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9353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zhòu)文(西周、春秋文字) 1163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540部,全部解说不过13.3万多字,简明扼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
(二)评价。西汉时期经今古文之争,是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的斗争,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他们两家各立门户,争论不休,但在歌颂先王先圣、美化古代政治制度、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等问题上还是一致的。不过,经今古文之争,由于双方互相辩难,对学术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简述元代二元政治的特点
(一)中央官制。元朝中央最主要的机构有三,即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大权。(1)元朝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又称都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右、左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2)1263年,设立枢密院,总理全国的军事。枢密使由皇太子兼领,也是虚衔,枢密院的二员枢密副使掌握军务。后来又增设同知枢密院事等官员。(3)御史台(又称内台、中台、宪台等)掌管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其下为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御史台下,有殿中司和察院。前者的主要任务是纠察百官,后者是作为朝廷的耳目,行刺举之事。
(二)地方官制。(1)元代地方的行政机构系统是行省、路、府、州、县。地方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初义,即将中书省的职权临时在某处行使的意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设丞相一员(例不常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品级皆与中书省官相同。(2)元朝在路、府、州、县都设置达鲁花赤,作为最高的监临长官,例由蒙古人充当,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位于同级其他官员之上。(3)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蕃喇嘛教萨斯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后来又加封他为帝师。忽必烈以后,元朝皇帝也都尊奉大喇嘛为帝师。帝师既是佛教的最高首领,统领全国佛教;又是西藏地区的最高政治首领,掌管西藏军民世俗事务。除去委任帝师外,元朝又设置中央和地方机构,直接管辖西藏。在中央设宣政院(初名总制院),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及吐蕃军、民之政,以帝师领院事,设置院使十员,其中为长者常以朝廷大臣兼任,位居第二者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以下设有同知、副使、院判等官,又在西藏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在宣慰司下,又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
3. 简述《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规定日本对中国巨额赔款的勒索,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除了加重搜括外,被迫大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之举,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4.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十年建设成就
由于国民政府对财政、金融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克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币制改革后,还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稳定了法币与外币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值和对外汇率不稳而引起的外贸风险,促进了对外贸易,鼓励了国内储蓄。改革后的头两个月,就连续出现出超现象,以后尽管又变为入超,但入超数量明显减少。海外华侨汇款也大幅度增加。
这一时期工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各类工厂的兴建上。由于各类工厂的增多,这一时期的工业品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在矿业方面,国民政府开展工业建设运动,以资源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和实业部为核心建设了一批厂矿企业。但在重工业方面,国营企业占据了垄断的地位。民营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在十年间的工业生产总值都以高速增长,十年增长了80%多。
中国地域广大,交通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政府积极整理旧路,扩建新路,为适应国防需要,各主要铁路均进行了防空准备。并完成了多条铁路的建设,改变了分布不均的状况,增加了客流和货运量。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全国公路里程达十万公里以上。此外,航空运输业也开始起步。
农业方面,基本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状态之中,但仍保持了不断的提高,在30年代中期,达到了峰值。
抗战爆发前,南京政府统治的十年中,中国经济特别是现代化的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然巨大,而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短暂的发展结束,而取得的成果也很快消失殆尽。
三、材料题
(1)王安石变法内容,最后一问是论述王安石变法培养人才的措施
(2)两则材料:一是黄爵兹关于绿营的看法,第二则是曾国藩兵制看法。最后一问是根据材料谈谈对晚清兵制的看法。
四、论述题
(1)?张居正改革背景、内容和意义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jì)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2)?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土地革命由此开始。随后,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共产党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
(1)1927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土地问题党纲草案》,规定无代价没收一切土地归公有,分给农民使用。
(2)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同时,又规定中农是同盟者,并要争取富农中立。1928年底,井冈山根据地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为公有,分给农民使用。1929年初,红四军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
(3)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土地没收的对象是一切出租的田地山林和富农自食以外的多余土地,土地的分配政策是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土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的平均分配方法。不久,闽西根据地又提出“抽肥补瘦”的分配办法。除井冈山、闽西外,其他地方如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都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
(4)1931年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实践中又进一步解决了土地分配后的所有权问题,改变了过去土地国有、农民使用、禁止买卖的原则,变为土地一经分定,即为农民私有,租借买卖任其自由。
至此,基本形成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这条土地革命路线的指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土地革命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红军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