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藏羌锅庄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传承_舞蹈_少数民族_生活(藏族考研有什么优惠政策)

藏羌锅庄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传承

□ 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岳家斌 李先敏

摘 要:锅庄舞是理县等我国西南藏羌少数民族古老悠久且极富生命力的一种舞蹈。近年,锅庄舞逐渐从少数民族聚居区走到了大城市,尤其在西北地区普遍盛行,如何在保持其原生态的民族特色基础上更好地适应大众对舞蹈艺术的需求,同时使锅庄舞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地方政府、人民大众和学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三种力量。

关键词:原始祭祀 文艺符号 三种力量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5-5

理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南部,西依青藏高原邛莱山脉,东临岷江,来苏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县,这里广泛聚居着勤劳好客、能歌善舞的藏族、羌族、彝族等16个少数民族,舞蹈是广大藏羌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形式,其中尤以古老而脍炙人口的锅庄舞最为典型。

一、藏羌锅庄舞历史渊源探析

锅庄舞是藏羌少数民族一种典型的圆圈式传统民间舞蹈,由于藏羌各地区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卫藏方言的广大地区,这种圆圈舞被称为“果谐”;在康巴方言地区,则称为“卓”舞。理县隶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同甘孜州,包括素有“锅庄艺术之乡”美誉的西藏昌都、云南迪庆以及青海玉树等地区,都称为“卓”舞,而“锅庄”一词的使用,则是我国西南地区汉民族语言对其的称谓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的《中国音乐词典》中指出,锅庄一是指在四川康定汉藏杂居地,藏民在庄房院子表演‘卓’这种歌舞(藏语称锅庄舞为卓舞);二是藏民在表演这种舞蹈时,围着炉灶或舞火,炉灶被称为锅庄,因而得名。具体来讲,锅庄是对当地火塘的称呼,一些学者指出锅庄舞的出现与我国古时盛行于云、贵、川之地的马 文化颇有关联,由于当地山路崎岖,交通不畅,村与村之间包括村庄与外界的联系往往依靠马 来运输传递信息,所以当有一队人马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投宿当地驿站时,在茶余饭后众人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久而久之,外界便对这种娱乐性的舞蹈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即锅庄舞。火塘即是篝火或三块石头(民间称这三块石头为锅庄石)顶一口陶罐或陶锅而形成的火灶,所以当人们围着火塘起舞欢跳时,也称为跳锅庄。

关于锅庄舞的具体历史渊源,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史料记载都没有统一权威的论断,有学者指出,甘肃马家窑文化考古中出土的部分彩纹陶盆,绘有长袖飘飘、联臂踏歌、围圈起舞的形象,这种手拉着手的环形集体性传统原始乐舞是锅庄舞最早的雏形,可谓与锅庄舞一脉相承。与此观点相类似,还有学者指明:“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手拉手舞蹈彩纹陶盆上呈现出了大约5000年前青藏高原民间原始舞蹈中长袖飘飘、联臂踏歌、围圈起舞形象。”[1]44大多学者认为锅庄舞起源于西藏,最初的时候与西藏奴隶社会的盟誓活动相关,渐渐地发展成为歌舞二者相结合,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的圆圈舞的形式。“早期的锅庄舞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2]169。但这只是他们的主观推测判断罢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且在其相关研究文献当中也没有进一步说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锅庄舞发展到吐蕃时期,有了较为成熟稳定的舞蹈形体,史书《钦定大清会典》记载,清乾隆四十一年(1766)平定时称大小金川(今大渡河四川境内)时,偶获番乐(锅庄舞),并将其作为宫廷乐舞,列于燕乐之末。“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不失为最贴切的描述。赵尔巽等撰写的《清史稿》中也记有“高宗平定金川,获其乐日大锅庄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挂珠、斜披黄蓝二带,交加十字”等相关描述。

如同自然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一样,往往理论上的推理会促使科学实验和科学发现的巨大成功,据此,我们也可以大胆假设,锅庄舞的起源必然与原始藏羌居民的宗教信仰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由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类自身力量弱小,在与大自然博弈的过程之中,常常因为一些偶然的天气、地域或自然灾害捕获、采集不到食物,这个时候,就会祈求神灵护佑,萌生自然、图腾崇拜,进而出现宗教信仰,由于宗教习俗往往会伴随大量的祭祀活动,所以追本溯源,作为藏羌少数民族一种古老而悠久的舞蹈,理应与宗教祭祀活动的某种舞蹈仪式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艺术源于生活,锅庄舞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必然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锅庄舞发展到今天,其舞曲及舞蹈动作的差异便因其与藏羌民族的生产与生活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喜事锅庄与忧事锅庄的不同,根据区域划分的“农牧区锅庄”和“城镇区锅庄”的差异,另有表现劳动场景的“打青稞”、“捻羊毛”等舞种,更有表现婚嫁仪式、迎宾待客等不同风俗习惯的舞曲等等。

再者,理县与茂县,包括汶川、松潘和黑水在内,在考古学上,同属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文化区,考古证实该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杂谷脑河畔就有嘉绒藏族、尔玛羌人在此生息繁衍。近年,在以茂县营盘山为中心的理县龙袍寨和猛古村遗址考古包括四南大村遗物采集点的发掘中,出现了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原始居民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工具,这些实物资料的出现,虽然目前还未证实是否与锅庄舞的早期雏形有着确切的关系,但为进一步研究锅庄舞的发展脉络和追本溯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证素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