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副校长薛其坤考研两个39分“天才”不过是比任何人都努力…(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

11月-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论坛

“我有一个最强的核心理念:科学强国,教育强国,培养最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

这个世界上,真正天赋异禀的人何其稀有,常人眼中的“天才”,不过是比任何人都能拼上性命地努力罢了。

近日,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做客《朗读者》节目,回忆他艰辛的求学路。

薛其坤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决定读研究生。第一年考研,高等数学只得了39分。薛其坤毫不犹豫选择二战。第二次考研,大学物理只得了39分。这两个39分在他看来是“暴露了基础知识上的短处”;薛其坤没有踌躇和犹豫,他仍然走下去,选择三战,终于成功。

三战考研的时候,他没想到自己能在41岁时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花了七年才拿下博士文凭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出任清华大学的副校长。

他一直挂记在心、念念不忘的,只是多年前的那个山东放牛娃,对“科学家”最朴素的敬仰与钦羡,和少年时代最懵懂的畅想与希望。

其实,一次失败后,有多少人会选择二战?二次失败后,有多人敢于第三次尝试?有时候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你对于你的理想,有多少热爱,可以经得起再三的挫折与考验?没有成功的日子里,你会觉得自己在蹉跎岁月,还是厚积薄发呢?你会觉得自己是在豪赌,还是在脚踏实地地砥砺前行呢?

几年后,薛其坤奔赴日读博。博导樱井利夫治学极其严格,在他外号7-11的实验室里,薛其坤一周要工作6天,7点来实验室,11点之前不许离开——时间不可误,风雨无可阻。

薛其坤说,“那时候,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太困了,就坐在公共卫生间的马桶上,悄悄眯一会儿。”

薛其坤感觉异常孤单,跟家人通电话,几乎要落泪。他说一年中,会有七八个月是想放弃,想回国,想回家。

回国后的薛其坤,已经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在接下来的20年间,他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在330天以上,每天,工作时间在15小时左右,年平均工作时间,高达5000小时。

2013年,薛其坤的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比东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维尔茨堡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团队们更早。

在此之前,薛其坤与自己的团队,经历了四年的不断尝试与不断失败。薛其坤常常给团队打气说:“全世界都试图攻克这个难题,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科学发现特别是重要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只有冲,没有退路!”

这个研究成果将加速信息技术革命进程,掀起一阵阵科学风暴,改变一个又一个行业,乃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薛其坤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解决高温超导机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希望在未来,科学家不再和贫困、枯燥挂钩,科学家也能成为年轻人偶像的一类。

薛其坤说,“只要你勤奋、执着、专注,就不会在世上一事无成。”

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天赋异禀的人何其稀有。41岁的院士,就是常人眼中的“天才”。但他不过是比任何人都能拼上性命地努力罢了。才能这种东西,兴趣这种东西,一腔热血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要靠自己来挖掘、来创造的。

有时候,“天才”和众生一起攀登,“天才”一步一个脚印地登顶、日夜兼程地奋进,可是在登顶后时回首,身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这个时候,在山腰休息的人们会说,“那个人果然是天才,人比人真是不行啊。”

可是谁看到了,“天才”星夜兼程、不眠不休的辛苦呢?他仅仅是比任何人都努力,比任何人都渴望实现那个任何人都曾有过的朦朦胧胧的初心啊!  

薛其坤和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者们共同了朗读一段《大学》节选,致献清华大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叶企孙先生以及为中国物理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华大学的这群先生们身上得到了印证,因为那也是他们的初心所在。而如今,这份初心也应该属于当代所有的青年。

(下拉阅读)

-end-



生有很多重要的阶段,高中三年可以决定你是否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大学四年可以决定你是否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但是这两个阶段只有短短的三四年时间。一旦走上社会,进入职场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需要长达三四十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这漫长的几十年是真正决定自己一生的重要阶段,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职场走得顺,人生就会有更多精彩,不仅能安享晚年,就算之前求学阶段有诸多失败也会烟消云散。而这几十年中最重要时段就是最开始的五年时光,如果可以好好把握这最初的五年,那么就极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可以从一个小白成为一名骨干,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如果错过了这五年,浑浑噩噩来到三十岁还是一名基层员工,无法得到团队重用,那么以后的职业生涯就算不会岌岌可危也可能很难有大的突破。

所以,本书就是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团队招聘管理心得,以及经历的职场案例告诉你如何把握职场最初的五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