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为啥不建议在家学习 浅谈在家备考的问题

??小蔡今年大四,已经在家备考考研快一年了,最近却进了电子厂上班,朋友们都很诧异,前几个月还雄心勃勃,斗志昂扬,怎么现在一声不吭地埋头干活去了。

朋友们都不理解,好说歹说终于把小蔡请出来聚会吃饭,小蔡沉默寡言了许多,大多时候眼神空洞,朋友们努力烘托气氛,提高热情,终于在临走前小蔡打开了话匣。

“我恨他们!”空洞的眼神突然变得坚毅,随即闪过点点泪光“唉~,我的专业没选好。”小蔡用双手捂住了脸,开始和我们讲起了来龙去脉。

考研的原因

小蔡的大学专业,在选择前并不了解,等到大二才知道自己的专业到家乡或是学校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市面上应聘,只招收有3年工作经验且能独立带队的项目负责人,除此以外只有普工。于是小蔡对自身专业感到了失望。

到了大三小蔡开始四处寻找出路,彼时考研宣传很盛大,于是报了班准备考研,又逢自己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索性就选了师范方向。正巧学校之后开始了网络课程,于是小蔡便在家备考。

家庭的变化

起初,家里很和谐,父亲日常开着货车,母亲做着普通的物业勤务,白天小蔡一人在家,晚上3人都在,起初几个月家人时常关心小蔡,问问小蔡的学习进度。小蔡开始全身心投入考研。

七八月份,小蔡明显感觉到父母和他交流的少了,也很少过问他的学习,反倒是他们悄悄私语越来越多。小蔡没放在心上,毕竟教育学考研手头资料得背四五十万字的内容,他背书还来不及呢。在学习上也来越感到疲累,朋友聚会他能不参加尽量不参加,一切为了学习。

九月份,小蔡感觉父母开始有意无意和他说别家孩子怎么样怎么样了,哪哪上班多少钱一个月,小蔡一想,毕竟大四,学校也开始实习了,人家上班也正常,没放在心上。倒是学习越学越难受,每日的学习时间一降再降,每天只想刷刷手机,玩玩游戏,尽管知道现在是考研学习的黄金时期,但是他需要很强大的毅力才能强制让自己去学习。

十月份,父母突然开始关心起小蔡的学习

,隔三岔五问进度,而二轮学习才学到一半,试题做的也不是很理想。父母经常催,小蔡仿佛回到了高中。

无奈放弃

十一月份,小蔡的父母也试着去了解考研,当了解到今年有500多万人报考,以及考试内容和难度后又去了解学校编制老师的考试条件,发现有且仅有学科xx对应专业毕业才可以考编制,了解到这些后,再去看小蔡的学习,发现希望不大。

于是小蔡的家庭开始了争吵,在将近一个星期的争吵后,眼看着大势已去的小蔡只能放下,这又哪是说放下就能放下得了的,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只能进厂上班。

案例总结:

从小蔡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小蔡似乎一直被牵着鼻子走,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就没断过,从大学专业就业不理想,转向师范,碰上双减,进而在家考研学习,最后放弃,一年时间打了水漂,同期别人已经有了一年的工作经历和收入,而他这一年似乎只有学习,而且没出成果,没有得到认可。

考研界名句“选择大于努力”成人世界的名句“结果大于过程”都体现在了他的身上。

启示:

小蔡的经历从总体上我们不难得到启示“做好各方了解后再进行选择”,“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小蔡在家备考的细节很值得我们探讨。

家中备考的问题

第一,从父母角度而言

父母会在意学习者会提出许多建议做出一些他们认为有益的帮助,有些未必适合你学习,没有专业学习专业辅导的针对性。

父母会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进而反馈给学习者,在家备考容易受到外界许多不可控力干扰。

第二,从环境角度而言

没有学习氛围,一个人孤军奋战,坚持不易。

家庭,人际等方面,需要打理,容易成为心理负担。

第三,从学习者角度而言

熟悉的环境内不容易保持意识的警觉性,大大削弱了主观能动性,需要更大的精神力才能调动身体去做事。

学习中的挫败感独自承受,没人诉说,没人在同一方向上使劲,缺乏鼓励,缺乏竞争,缺乏发泄。

容易沉浸在过去的习惯中,重复中学时候的行为与状态,中学学习与考研学习有异并不匹配。

生活从来不易,或是步履蹒跚,或是跌跌撞撞,最终都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愿诸君共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