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考研(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工作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1)社会工作原理

(437)社会工作实务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从8月份开始陆陆续续准备,但是准备时间很零散,偶尔看看政治和英语的网课和刷题,背单词以及看专业参考书,一直到九月上旬过完第一遍参考书。九月中旬开始研读收集到的备考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各位老师的论文、真题、总结笔记和模板等。

直到十月中下旬开始正式背诵原理和实务的重点,这段期间基本每天早上7:00起床,吃完早餐上午全程背书,11:30午饭后午休半小时,下午13:00开始刷英语真题和政治考研团队出的题目,然后总结错题背诵部分政治考点,直到17:30晚饭后休息半小时继续背诵专业课重点,基本10:30结束学习洗漱休息,大多是11:30或者12:00入睡。当然在这期间偶尔也会有躺平经历,但是相对极少。

专业课备考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制为两年,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该专业2022年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拟招生51人,进入复试62人,最终录取51人(其中一人为士兵专项计划)。

人大在2021年出台MSP计划,原社会工作专业只招收社会工作与管理方向考生,从2021年开始新增“社会政策”方向考生,2021届最终招收社会工作与管理方向考生22人(其中一人为士兵专项计划),社会政策方向考生21人。2022届招收社会工作与管理方向考生26人(其中一人为士兵专项计划),社会政策方向考生25人,即两个方向招收人数为1:1。从2021年开始该专业出现扩招情况,但2023年的招生简章却未出现社会政策方向,只招收原方向考生,所以在招生简章未发布前,建议大家准备原方向更稳妥。

该专业一共考四门,第一天是政治和英语,第二天是社会工作原理和社

会工作实务。专业课的题型在2021年和2022年也有变化,该专业两个方向的试题一模一样,都是
以选做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试题的具体题型包括名词解释(12选8)、简答题(8选4)和论述题(4选2)。2023年由于只招考原方向,题目类型与2021年之前一致。历年考题没有客观题,全为主观题,这就要求考生的基础知识必须扎实。

历年来,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的考题在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大多考的都是基础知识,考题类型差别也不大。在论述题部分,社会工作实务部分的论述题必有一道方案设计题,针对这种题型,如果平常结合例题和答题模板多练,极易获得高分。

近几年一直都有其他学校和专业的考生跨考人大或者工作后考试上岸的例子,说明社会工作专业考研难度不算大,再加上不考数学,备考会更加容易。所以对于那些本科不是社会工作专业或者本科院校为双非的考生,也可以凭借自己后期的努力考上该校。个人感觉人大主要看的还是实力,完全不用担心一些所谓的“歧视”问题,只需认真备考就好。

①个人复习经验

本人在相对少的时间内备考人大上岸,一方面是本科期间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另一方面是掌握了专业课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尽可能自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通过总结考题特点,抓住重点再有技巧地去背书,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历年真题并将其归为不同板块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就可以知道哪部分的知识为重点,依此梳理重点后再根据重点书籍作相应补充。背书不必一字不漏,而是记住核心关键词和专业术语,能用自己的话将核心内容表达清楚即可。

②复习建议

该校出题风格是重复率高且灵活多变。首先,要求考生多加练习和归纳总结历年真题,从真题中把握考试重点;其次,要关注社工领域相关的热点话题、学术前沿(可以关注该领域的一些公众号)和老师们的研究成果,论文等,因为老师们的研究问题基本都会在考题中呈现;最后,原理和实务的论述题比较开放,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将自身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答题时能够体现专业思维。这部分“决战20天20题”这本资料的参考价值极大,有时候还可能会出现原题,所以大家要利用好这本资料。同时,在回答论述题时会有一定的思路从哪几个方面回答,尤其在遇到无从下手的题目时,从固定几个方面解答便不至于无话可谈。最根本也最容易拿高分的方法就是背!背!背!

③参考书目

超重点: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

重点: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中国社会出版社);个案工作(隋玉杰)

次重点:个案工作(许莉娅);小组工作(刘梦);社区工作(徐永祥);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社会行政(王思斌);社会政策导论(杨伟民);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

注:何雪松老师的书有时间可以看看,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以不看;超重点和重点书目建议最好看2遍以上,次重点没时间过一两遍即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