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说华科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_理学博士

原标题:导师说 | 华科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导语

2018年8月3日,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新鲜出炉,史岸冰老师便是其中之一。怀揣好奇与激动的心情,小招有幸与史岸冰老师就科研、求学等种种经历,进行了一次面对面深度访谈。

01

人物简介

人物荣誉:

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经历:

1996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微生物学学士学位;

1999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分子遗传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学习;

2002年获得神经疾病遗传学硕士学位;

2005-2010年,于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获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6月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展博士后独立研究工作;

2012年10月回国工作,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从事膜蛋白的运输和分布机理研究。

研究方向:

极性细胞中囊泡循环运输调控研究。

文章发表:

在囊泡循环运输调控方面的工作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jcb、embo j、plos genet等国际一流期刊。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autophagy、mol biol cell等期刊审稿人,研究工作被science,cell,nature cell biology等学术刊物引用。

02

科研视界

做一线科研的精耕者

q1:您认为做好科研需要哪些素质?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研究生,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实验室做基础科研,当然我不排除现在很多学生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和转换命运的轨迹,但是我认为一定要选好研究方向,特别是基础研究,对人的性格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学生本人需要有一定的学科背景知识,不一定需要太深的知识,有些知识是要临时再学习的,但要有一定的知识体系。

其次是勤奋,要耐得住寂寞,勤奋非常重要,一般做基础科研,每天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要少于12个小时。

第三要有一定的逻辑思考和分析能力。

第四还要有英文阅读能力,如果你觉得这几个方面自己都没有太大的能力优势,那我建议你重新考虑读研这个问题。

2010年史老师博士毕业

q2:课题遇到瓶颈如何处理?

首先要分析情况,实验做不下去是实验设计出了问题还是实验本身的困难。

相比之下,因为实验执行原因做不出来的情况更多;然而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做出的结果都跟实验设计预期差很多,那就要回头看是不是设计出了问题。

在生物医学领域,只要研究结果看到了研究现象或者出现了表型,那么换题的必要性就不大。实验瓶颈可能是方法上的问题,或者是某个细节出了问题。

如果课题设计的假说就是错的,那当然要换题。

q3:如何合理分配阅读文献和做实验的

时间?

每个实验室情况不一样,项目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实验室(细胞生物学)是以实验为主,文献为辅。

我平时看到比较好的文献会放在群里推荐学生阅读,当然不会强制他们阅读。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应该尽快让自己投身实验,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感觉。

像我们实验室的氛围,就像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边打边学。如果上来先看三个月的文献,吸收率是很低的,有时甚至根本看不懂。

专注而帅气的史老师

q4:如何平衡科研和生活?

其实我们做基础研究的,娱乐的时间比较少,陪在家人身边的时间也很少,这是无法平衡的。得有所舍取和牺牲,no pain no gain。

运动风的史老师

03

求学视界

国内外学术思想的碰撞

q1:您对研究生出国深造的必要性怎么看?

因学科而异。生物医学学科出国留学深造的必要性不如以前强了,十几年前还是需要出去的,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研究跟国外的差距较大。

但最近这五六年进展非常快,如果你不想出国,在国内好的科研院所、大学去做研究生或博士后也是可以的。

当然,我还是建议同学们,无论出国读博还是博士已在国内读完,有机会还是去国外做几年博士后或者访问学者,交流一下,学习一些新东西是有必要的。

q2:说到交流,您认为国外和国内的研究生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国内更系统,更注重规矩,更讲究团队精神;国外学术思想更开放一些,想法比较大胆,好奇心强,奇思妙想比较多。

我们在做一件事时经常先想到它的可行性、风险和后果再去决定做不做。国外的科学家往往会“觉得这些很有意思”,即使课题现在去做有风险,或者不一定有现成的设备、条件去实现,他都有可能去花功夫研究。一旦研究出成果,就是很有价值的发现。即使没有成果,好奇心仍然会驱使他们去做一做,这也是解决问题的角度。

为什么建议同学们出国?是希望同学们去接触一些更多类型的科学思维方式,去学习,去交流,然后获得一些心得。

我个人感受就是这样。我在美国东部读的硕士和博士,到美国西部读博士后,在博士后期间我接触的科学思维和在东部大学又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一边是传统严谨,一边是奔放大胆,学生经过不同类型的科研训练之后,思维方式会比较全面,可以做出更好的成绩。

2018年接待曼城大学来访

04

导师视界

做学生研究生涯的

领路人

q1:您是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科研成果数量的?

实验室培养学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分工培养方式,这种实验室里的学生是有具体分工的,每人负责一部分,最后将每部分的结果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科学成果。

另一种是全程培养模式,每个人做一个项目从头做到尾。这样对学生很有好处,他们可以受到所有实验技术和实验理论的培养。缺点就是实验进展慢,导师承受的压力比较大。

我们实验室就是全程培养模式,每人一个项目,十几个人同时做十几个项目,这样也可以在数量上有所保证。

q2:您如何评价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平等合作的合作关系,首先我是他们的老师,对他们有教导和纠偏的职责,其次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上我们是合作关系,我会有想法由他们来执行,如果学生有想法也可以来跟我讨论,我们来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05

给考研学子的几点建议

tip1

考研这个事情,要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我个人觉得硕士生,学习生涯的规划取决于学科。

如果是基础学科,最好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因为对于基础理论学科而言,硕士是一个中间学位,理论上说是没有太多科研能力的,只是比本科生稍微多做一点实验,但和博士生水平比起来,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差得很远。

在北美很多学科是没有硕士学位的,生物学科一般是六年制直博。硕士作为中间学科在理论上适合偏应用的学科。比如工科、工商管理读硕士都是不错的。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读的什么方向,再考虑是读硕士还是硕博连读。

tip2

大家在备考之余,多关注一下想要报考的专业方向和导师。研究生选拔是双向的,希望大家能够得到自己心仪导师的认可,否则在研究生复试这一关很难脱颖而出。

tip3

我在复试中更看重学生的基本品质和性格,至于他掌握了多少实验技术则是次要的。学生头脑要灵活,也要能静的下心来。“沉下心”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从事实验室研究,需要学生很耐得住寂寞。

最后,欢迎19届准研究生们报考史岸冰老师。考研攻关时刻,也希望未来的husters们都能勇敢追梦,无问西东。

2011年在斯坦福实验室

采访 | 黄叉叉 刘杨 刘晓辉 陶怡芝

图片 | 史岸冰

编辑 | 潘佳佳

审核 | 彭宇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