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考研新冠疫情专题“成都女孩事件”_新闻学(新增新传专硕)

原标题:新传考研新冠疫情专题: “成都女孩事件”

新传考研新冠疫情专题

“成都女孩事件”

今年的「必考点」是什么?

不用猜,

一定是新冠肺炎疫情。

危机传播、舆情传播、谣言传播、网络暴力……

一场疫情涵盖各大考点,

如果你还没弄清楚,

那请接着往下看

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在四川、黑龙江等地又呈现反复的迹象,寒冬来临,防疫工作仍不能松懈。此次成都疫情所引发的网络舆情值得关注与分析。

成都疫情及舆情现象

事件概述:

12月7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后成都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展开。8日,有关新增确诊病例的虚实信息持续搅动舆论场,谣言的不断涌现也对疫情防控构成了挑战,成都当地政府与媒体的及时应对值得借鉴。

可是,网民讨论的焦点却不在疫情上,而是一名年轻的女性确诊者。在确诊病例中有一位20岁的女性赵某,其为前一日确诊的成都市郫都区一对夫妇的孙女。由于赵某的活动轨迹牵涉美甲店、电影院和多家酒吧,很快有网友就给她冠以“转场皇后”这样不怀好意的称呼。

不仅如此,没过多久,赵某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住址等个人信息被泄露,这暴露了舆论对于突发疫情的紧张情绪,其中的隐私泄露与网络暴力问题不容忽视。(来自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该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对人的基本尊重,该道歉的是网暴施行者而不是无辜的受害人,这场“魔幻”闹剧背后,让人看到了 互联网空间治理的乱象。

1. 舆论失焦: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话语转向

在“成都女孩确诊新冠疫情”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原本的事件中心点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转换。照理说像这种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大众的焦点应该更多集中于疫情防控本身,而不是聚焦于特定人物的私人隐私上。

但在这次传播中,大众的关注焦点却发生了明显的偏移,过多集中在女孩的个人信息上,甚至上升到人肉搜索的地步,而这正符合新闻学中的舆论失焦现象。

失焦原为摄影术语,在摄影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焦距才能拍摄出清晰的成像,如果超出这个焦距,物体成像就会变得模糊,产生失焦。

舆论失焦是指由于网络发展、公众知情权、话语权提升,事件中的舆论难以被一方主导,使得舆情演变的主体脉络呈现多极化发展,以至于逐渐偏离事件的中心议题。

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失焦现象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舆论失焦是指由于网络发展,公众知情权、话语权提升,事件中舆论难以被一方主导,使得舆情演变的主体脉络呈现多极化发展,以至于逐渐偏离事件的中心议题。

2.把关人缺失:谣言与谩骂齐飞

事情发生后迅速受到网友的大量关注,正是因为网络传播缺乏权威的“把关人”,使得谣言满天飞,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各样无从考证的视频和文字,声称该女子经常逛夜店,有可能从事特殊职业,一些营销号甚至还趁机编造各种离奇故事,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对这位赵姓女子的大量人格侮辱言论。

网络中对赵小姐的侮辱性言论

“把关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以被传播、传播多少和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他们处于新闻传播各环节上,具有对信源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决定其是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以什么方式进入、什么时候进入等权力,同时还具有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加工、评价、导向等方面的功能。可见,“把关人”在新闻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逐渐分薄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功能,特别是自媒体的扎堆出现,更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模糊化,导致新闻“把关人”角色缺失,使各种虚假、失实信息屡屡得以发酵,惊天大逆转的新闻层出不穷。虽然大多事件真相最终都水落石出,但对当事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难以抚平和消除的。

在新媒体冲击下,一些传统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也不知不觉地弱化“把关人”的甄别和导向功能,将部分真实性和导向性让位于时效性和猎奇性,导致“猜新闻”“剪刀加浆糊式新闻”、低俗新闻等时有出现。

这种现象一旦叠加,无疑会消解传统新闻媒体多年积累打造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不得不引起媒体及其主管部门的高度警惕。

3. 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带来的网络暴力与人肉搜索问题

正是因为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缺失”,加上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导致假消息泛滥,谣言四起。

“新闻专业主义”就是传媒的职业精神,它是一种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意识、一系列职业规范以及评判标准。它包括专业知识的积累、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专业资格的认可、彰显专业精神的范例以及专业内部的自律。包括新闻人的人格要求、新闻人的专业自觉、新闻人专业主义的基本风格:理性、建设性。

纵观此次事件,无论是人格要求、专业自觉、还是理性思维都是缺乏的。

面对隐私泄露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羞辱谩骂,赵小姐不得不清空了自己的微博,关掉了微信好友申请权限。明明是被施暴的一方,在舆论的逼迫下她却只能选择在头条上发出道歉声明。网友的评论已经对赵小姐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这种毫无根据的羞辱与谩骂无疑是一种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且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这一类言论、文字、图片、视频会针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能针对当事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观。

人肉搜索简称人肉,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部分基于人工方式对搜索引擎所提供信息逐个辨别真伪,部分又基于通过匿名知情人提供数据的方式去搜集关于特定的人或者事的信息,以查找人物身份或者事件真相的群众运动。人肉造就网络爆红现象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人身攻击等。人肉搜索最早的出处是猫扑网。2019年12月,《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发布,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人肉搜索等违法活动。

人肉搜索因其自组织力量的强大效率,在对于舆情事件的发展推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多数人的“围观”与“公开处刑”已经构成一种暴力,是对于当事人人权和基本权益的侵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犯。

4.隐私漠视:低成本违法背后的匿名性原理

回归事件中心,非理智的舆论之所以可以掀起惊涛骇浪,从而摧毁受害者的正常生活,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隐私权的漠视以及此类违法行为的低成本性。一些法治意识淡薄者为了满足私欲,随意发布他人的私密信息且不加分辨地进行传播,才使得此类事件最后往往难以收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虚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在“法不责众”的心理趋势下,网民认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风险趋近于零。

因此,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而情绪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此产生。

目前中国正处于高风险社会的危机中,大众媒介恰恰很有可能成为风险源。新媒体环境下,贝克所指的风险社会并不局限于现实世界,网络世界同样在其范畴之内。而社会大众心理认知的偏差往往会成为风险源的聚集地,人类的天性在于关注非社会属性的关系, “窥私”即“原始兴趣”的一部分。由此便可以解释为何疫情当头,人们却对于女孩的私人生活表现出了过剩的好奇心。

5.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后真相时代下非理性泛滥成灾

其实在这场疫情风波中,被中伤的不止赵小姐一个人。还有更多的受害者忍受着网络暴力,遭受“人肉搜索”。 而疫情期间,这种事情早就不是第一次了,此前天津也有类似的案例,还出现过多次因为相关人员疏忽,导致患者个人信息被大范围泄露的事件。

一些网友借着防控疫情的幌子,把对疫情的恐惧和焦虑化为冰冷恶毒的言论加注到确诊患者身上,这是对确诊患者毫无理由的“二次伤害”“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感染者”希望经历这些事情后,作为网友的我们,要真正识别信息的真实性,而不能因为一时激动,就用网络来伤害别人。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需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正确对待网络行为,提高我们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对各种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自己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者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7.4%。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容易冲动、激怒,而且年龄、学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

希望随着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网民舆论经验的不断丰富,大家对信息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会有所增强,网暴者冠冕堂皇的理由会被越来越多人识破。

6.趋同心理作祟:网络传播下“沉默的螺旋”效应

在出现网络舆情时,因为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加上个人的行为受到趋同心理的影响,缺乏独立性以及对事情的分析,从而出现盲目从众的行为。这种从众行为会刺激网络舆论暴力的发生,在大多数人被错误引导的情况下,影响网络舆情的走向,进而影响网络舆论环境的变化。

再加上在网络舆论环境中,持不同意见的网民在害怕被孤立的情况下,往往选择沉默,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从而壮大不理性的声音和行为,造成网络环境中的不和谐。

还有,对于成都女孩事件,即使存在有怀疑者,有声援成都女孩者,但所谓的“社会道德”成本太高,使得大多数人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网上的理性者往往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一种常态,还不如说是一种病态。它在某种程度反映,当前的社会正朝着一个“沉默的螺旋”发展开去。

7.政府与官媒发声:反“沉默的螺旋”已见成效

舆论失焦与失控背后,离不开官方的矫正。针对成都确诊女孩信息遭泄露一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海霞表示,成都确诊女孩“对疫情传播该负什么责,还需调查认定;即使真有责任,这也不是曝光其信息的理由。她的个人生活不该是公共话题,防疫才是。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病毒的人。战疫要讲科学,也要讲法治!”

央视的发声,无疑是一次“沉默的螺旋”现象。

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是指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虚拟社区,这些虚拟的社区给社会公众提供了互相沟通的平台。网络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自由发表言论,持“少数派”意见的网民不会因为自己的看法与大众媒体所传达的主流意见不相同而隐藏自己的观点,他们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而不是保持沉默或者趋同。伴随着传播过程的发展,相互间交流的深入,这些“少数派”所持有的观点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并且接受,这就使持“少数派”观点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甚至超越了持“多数派”意见的人,使“沉默的螺旋”发生逆转,形成反“沉默的螺旋”模式。

但是,在中国,因为受“趋同心理”等多种因素,这种反“沉默的螺旋”模式往往都是有政府和官媒完成的。

以“成都女孩事件”为例。央视发声后,随即成都当地媒体、全国各地其他媒体接连发声。

《成都日报》:过度苛责并不可取。

北京日报客户端评论员:病毒受害者不该再受到网暴伤害。

@央视新闻 短评:对疫情焦虑不该成为网暴的理由。央视评论称,去除少数恶意成分,这也或多或少折射出人们对疫情出现的焦虑感。“现在,不是把注意力过度放在个别病例上的时候,我们应保持平和心态和理性态度,绷紧防疫意识不放松!”

四川省委书记、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在前往成都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中指出,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坚决制止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小结

我们欣慰地看到,舆论迅速修正。从让姑娘“社会性死亡”到加油鼓劲,从个别人引起的狂吠到集体理性的回归,检验着人们在众说纷纭中的自检与自省。

我们欣慰地看到,更多包容的声音,渐渐成为主流。除了个别人对感染者的“人肉搜索”或“道德审判”,更多网友在谴责暴力、声援女孩、凝聚共识。

我们欣慰地看到,良善和理

性,最终战胜了恶意和戾气。我们不是乌合之众,不能身体没有感染上疫症,心里却感染上了恐惧的病毒。

打破心中的壁垒,消除隔阂携手而行,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万旋傲,谢耘耕.网络舆情传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j].编辑之友,2015(08):5-11.

[2]王庆西.重大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动员何以成功:基于新冠肺炎防控的案例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22(05):43-50.

[3]海 冰 王 培.铲除虚假新闻:新闻专业主义缺失与假新闻的产生[j] .新闻前哨,2005(11)

[4]曾祥敏,周杉.全媒体语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路径探析——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研究[j].当代电视,2020(04):4-10.

[5]景慕雪,陈晓峰,刘永坚,白立华.自媒体在战“疫”传播中的应对与担当[j].中国传媒科技,2020(07):40-43.

[6]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成都疫情的b面:“他者”视角下的次生舆情与风险

[7]李旭阳.社交媒体时代下舆论失焦问题探析[j].视听,2020(08):209-210.

[8]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