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考研中国摄影艺术的萌芽(摄影考研可以考哪些专业)

前期回顾关键词:小孔成像、暗箱
人物:尼埃普斯、达盖尔、塔尔博特
链接?:摄影考研 | 摄影术的诞生
知识贮备
摄影术的出现至少给人类带来了几方面的好处:
1、它是一项新的工艺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理想的记录影像的手段,标志着历史上一个信息时代的开端。
2、摄影术为一种新的艺术门类–摄影艺术,提供了技术手段。在现代社会它又融合在平面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中。
3、摄影术的出现推动了应用光学、感光化学、照相机械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从此揭开了人类向信息时代快速全面进军的序幕,给人类文化开辟了新的领域。
文章脉络梳理
1、世界摄影史坐标系中的中国摄影
*简介*金句库(素材积累)
2、中国摄影艺术史的研究现状
*研究方面*各个阶段特征
3、中国摄影艺术发展历程
*各个阶段介绍
*金句库(素材积累)
中国古代科学家留下了世界最早的有关“小孔成像”的文献记载,这与宫廷专职画师顾闳中用眼观、心记的方法,真实记录南唐重臣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的写生画卷《韩熙载夜宴图》相佐,足以证明中国人对于实用影像技术的期望绝不晚于西方,在中国文化史中还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
根据目前已发现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证明,摄影术于1844年传入中国,当时距摄影术发明仅隔五年,典藏于法国摄影博物馆的清代官员耆英的肖像和澳门妈祖阁的银版照片见证了这段历史。?
对于中国摄影史的最早关注,应首推著名学者梁启超,早在20世纪初,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学者邹伯奇自制摄影器的举动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无所承而独创”。
邹伯奇《摄影之器记》
邹伯奇
梁启超
中国第一台照相机
?金句库
中国摄影是世界摄影史的自然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不断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摄影科技成果外,还不断地吸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各国家的先进文化,并把摄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通过各种途径把中国的科学成果和艺术实践经验传播到西方,为西方摄影界所认识。此外,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也对世界摄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相当的影响。在摄影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历史现象,正如伟大哲学家卡尔·马克思所指出:“而这许多按照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大佬背书)?
中国摄影史是对摄影术传人中国以后各个时期的摄影家、摄影作品、摄影现象、摄影事件,以及对发展的时代语境和摄影器材的发展等诸方面的研究,它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摄影艺术领域的新学科,不仅是艺术史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自然科技史的边缘学科。

?中国摄影史研究方面主要包括:
(一)、对西方摄影史一般认识的研究;
(二)、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关于摄影史前史内容的研究;
(三)、对摄影技术传人中国过程的有关文献研究和早期历史图片的研究;
(四)、对中国摄影历史发展进程的研究;
(五)、对历史照片的收集和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摄影理论研究工作的展开,中国摄影史研究进入了新阶段,一些摄影理论工作者陆续转人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形成较浓郁的学术气氛。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除了对以往发现的史料归纳研究外,更为突出地表现在研究者对中国摄影史上重大问题的共识:?
1.对摄影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地域的确定。通过研究证明,中国摄影技术的传人与应用最早始于广东,现收藏在法国摄影博物馆的澳门妈祖阁照片等37幅照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照片实物,为1844年8月由法国人于勒·埃及尔(julesitier,1802-1877)拍摄,并在中国清代历史档案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2.大量的史料证明:最早中国人使

用的摄影术是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通过外交、贸易、传教等渠道传人中。纠正了梁启超认为的中国早期摄影术“无所承而独创”之说。?

3.确定了中国摄影史研究的早期断代
(一)、史前阶段:公元前5世纪至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
(二)、初创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三)、中国摄影艺术的第一个繁荣期:1919年“五四”时期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四)、现实主义摄影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五)、中国摄影艺术的第二个繁荣期: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

于勒·埃及尔《两广总督耆英像》,1844年
中国摄影史学研究,不仅是摄影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摄影艺术作为世界性文化资产的一部分,其史学价值也同样为世界摄影史学界所重新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出版的一些摄影史专著中,相继补充了有关中国摄影史的重要内容,一些中国早期摄影家的名字和事迹不同程度地被载人。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扩大,国外一些公私收藏者所庋(guǐ)藏的有关中国的历史照片逐渐公布于世。庋藏:收藏、置放
??这一阶段出现了以下特点:
(一)、研究下限时间不断向近推移的倾向;
(二)、翻译、编译出版了国外摄影史等各种著作;
(三)、各种有关历史老照片的出版物增多,在20世纪末形成高潮;
(四)、国内各高校摄影专业相继开设摄影史课程并着手解决师资培训问题;
(五)、中国摄影史的技术发展史部分的研究已引起了自然科技史学者的注意。而在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的促进下,中国摄影史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
史前阶段:公元前5世纪至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海禁开放和“五口通商”的确立,在日益频繁的外交活动和经济贸易往来中,摄影术随之传入中国。西方教会的“文化传教”成为摄影术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早期的摄影教科书《脱影奇观》、《色相留真》的编著者都有着西方传教士的身份,他们编著的这些摄影教科书扩大了摄影的传播范围,使摄影技术的传播走上了理论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促进了摄影的发展。
《脱影奇观》
初创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与摄影术在各国早期的传播相类似,照相馆摄影师是中国早期摄影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摄影术刚传人中国的二三十年间主要作为匠人手艺出现,师徒相承。由于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摄影师本身所处地位的局限,从业者未能有意识地把摄影作为一种社会记录工具或艺术创作手段。但是,当时照相馆拍摄留存至今的“小照”“肖像”在客观上起到“纪实”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
【举例】
当时也有一些报馆或政府机构请照相馆摄影师拍摄一些时事新闻或重大活动的纪念照,如1881年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典礼上李鸿章及经办各官员立于车上拍摄的典礼纪念照,1885年梁时泰所拍摄的醇亲王巡阅北洋舰队的照片,在当时清朝王公大臣的官场应酬或重要礼仪活动也留下了纪念照,这些可视为早期中国纪实摄影的范例。
“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摄影在中国的发展。摄影作为西方近代科技成就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摄影队伍也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早期摄影主要作为留影写真的工具,从留取容貌到记录现实再到传播信息,摄影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这些事实说明了摄影在中国的地位有所提高,中国的摄影事业在19世纪下半叶已进人了初创时期。
照相馆
第一个繁荣期:1919年“五四”时期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20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供业余爱好者使用的小型相机在中国大批行销,使国内出现了许多业余摄影家。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批文人学者有识之士加人到摄影队伍中来,促进了源自西方的新兴的摄影艺术在中国的繁荣和发展。?

这一时期,摄影受到一大批文化艺术界人士空前绝后的关注,康有为亲笔为欧阳慧锵的《摄影指南》一书题字,作序,并为这本书里的13幅摄影作品逐张写了所谓“画意”性评语。蔡元培认为“摄影术本为科学上致用的工具,而取景传神,参与美术家意匠者,乃与图画相等”,肯定了摄影艺术及其审美价值。许多文化界大家学者所写的评论文章,给摄影注入了文化和艺术内涵,确立了摄影在艺术中的地位,使摄影从机械复制的时代走向艺术创造的时代。?

从1935年到1937年上半年,中国掀起了举办个人摄影展览的第一个热潮,举办过个人影展或几人联合影展的摄影家共有二十多人次,形成了中国摄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他们镜头下共同的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目光与当时西方的视觉方式几乎是同步的,他们自觉地运用照相机面对现实,记录生活,提升了这一时代的图像水准。

民国摄影家欧阳慧锵
康有为亲笔为书题字
欧阳慧锵摄影作品
现实主义摄影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些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的摄影家从“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摄影向“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摄影转变,并与现实斗争相结合,为现实主义摄影艺术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巩固和壮大,一些进步摄影青年也奔赴延安等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留下了重要、珍贵的形象资料,将这段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形象。他们还在当时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创办了解放区第一个以刊载新闻照片为主的大型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不仅促进了解放区新闻摄影和画报事业的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整个文化领域。这段时间培养起来的摄影人才,成长为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基干力量。

《晋察冀画报》
画报内容
中国摄影艺术的第二个繁荣期: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摄影工作,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即成立了新闻摄影局(1952年改为新华社新闻摄影部),统管全国新闻摄影工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将新闻摄影局管辖的新闻摄影工作和摄影研究部门划归新华通讯社,成立新华社摄影部。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支专业的新闻摄影工作者队伍。1956年底成立的中国摄影学会(1981年改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成为党和广大摄影艺术创作者的联系纽带,它吸收了中国最优秀的摄影艺术家,通过举办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了摄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的17年间,中国的摄影事业有了长足进展,特别是1956年底中国摄影学会的成立,之后《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等摄影刊物的相继创刊给广大摄影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摄影艺术的发展尤为迅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摄影艺术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陷入停滞状态,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自“文革”始的整整10年时间里,摄影成为图解政治宣传的工具,原本和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摄影艺术背离了现实,走进机械模仿、摆布成风、随意造假的死胡同。

大众摄影
大众摄影
大众摄影
转机
1976年,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四人 ”的粉碎,持续了十年之久的动乱岁月宣告结束。以“四五事件”为契机,摄影艺术走出了公式化、概念化、政治口号图解式宣传照片的阴影,将镜头对准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恢复了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现实主义摄影传统,拉开了新时期摄影发展的序幕。?

?金句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政治气氛逐步宽松,社会经济稳步向前,文艺领域蓬勃发展,摄影事业也出现了日益繁荣的局面。摄影作品题材越来越丰富多样,对国外摄影作品的介绍与交流得到了加强,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上,摄影理论研究的热潮不断涌现,各种摄影比赛更是热浪滚滚,从而形成全国规模的“摄影热”。所有这些都以不可争辩的事实说明了这是一个摄影艺术走向大众、走向繁荣的时代。
摄影术传入中国以来,摄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与整个时代紧密相连,既有动荡和曲折,也有发展和辉煌,经过无数摄影界前辈的努力和奋斗,迎来了摄影艺术发展的今天。

今年深美,明年研一
深根固柢,美益求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