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里没有标准答案(考研没有真题能考上吗)

?? :小钉2023中山大学考研公益群已满200人,想要加入添加小助手微信:xdky210
?撰写|云学长 ?运营|taco学长

大家好,我是21考研的一位考生,本科就读于某211的广告学专业,报考的是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一战上岸。
回顾自己考研的经历,其实和网上关于考研的刻板印象不太一样:没有早起、从未崩溃、并不总是照着计划、保持着娱乐和社交……简而言之,就是快乐学习。
接下来我想从自己的考研经历出发,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前期准备
首先在择校的问题上,我花费的时间很少,想着在211的基础上再上一层,自己又比较喜欢广州这座城市,最终就确定了报考中大。
接着便是在知乎和微信上搜集经验贴和院校考情等信息,也是非常幸运地找到了小钉新传考研的信息,报了小班。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我主要关注的是整个考研的流程以及参考书目,然后将以下三本书作为核心的备考资料,我称它们为老三样:《传播学教程》、《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新闻学概论》。
除了老三样的内容之外,中大还会重点考查研究方法,我选择的是风笑天老师的《社会研究方法》,但书中的内容可能覆盖不完考试范围,所以这个模块还需要后期进行补充。 《网络传播概论》和《新闻理论十讲》其实也是重要的参考书,但是和其它参考书和资料有一定重叠,所以我仅将它们作为补充。我还以“课外阅读”的方式把《新媒体与舆论:十二个关键问题》、《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等书浏览了一遍。
中大的试题还会涉及公共关系方面的知识,这个模块我没有阅读相关专著,只是在微博、微信和知乎上看了一些社会热点的的案例分析。 万事俱备,参考书都到位以后,我挑选了如果没有疫情、原本应该开学的日子,带着仪式感正式开始了这长达13个月的考研马拉松。

备考过程
我的备考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月-4月,之后由于学校课程以及自己的状态等问题便搁置了,直到大四返校了才开始第二个阶段,也就是8月-12月。

阶段一
专业课我首先把准备的参考书都通读了一遍,然后跟着课程把传设院考查的主要知识模块梳理了一遍,做了少量的笔记,但在之后的系统整理中基本上重新来过了,所以这个阶段做笔记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英语主要是背单词,这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是从始至终都需要坚持的。由于我不太喜欢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背、默,所以选择大水漫灌,用扇贝单词反复地听、看,利用自然拼读法来记忆,根据自己的进度调整每天的任务量,最少是每天一百个新单词、复习两三百个单词,多的时候则有一百五十个新单词、复习三四百个单词,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英语阅读是考研英语的另一个重点,我首先把 老师放在公众号的阅读的逻辑课程看了一遍,掌握阅读的解题方法、技巧,然后才开始接触真题,每天写一两篇,把2001年-2015年的阅读刷了一遍。
总的来说,我在这个阶段的复习状态比较随意,在开始备考每天大概有八九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参考书很快便看完了,然后就进入了佛系复习,直到搁置,这可能是因为在家复习找不到状态吧。 当然,我认为自己第一个阶段的复习是反面教材,我本可以在返校之前把基本笔记整理好,结果这项工作将近九月才开始做,节奏就有些紧张了。只是想告诉大家,在三月四月没必要着急看不懂、看不完专业书,慢慢来是没问题的。

阶段二
八月下旬返校以后,我的备考回到了正轨,开始了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专业课我在九月之前重新仔细读了一遍《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然后就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笔记,以《范式与流派》为基础,结合小班发的笔记、资料和《传播学教程》进行补充,完成后打印出来开始进行背诵。
除了笔记外,小班微信群里每天发的论文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料,它们的来源主要是新传的核心期刊,以及中大传设院老师的经典论文和近期研究成果。对于理论综述、热点话题和案例研究一类,我把每一篇都看作是一道论述题或者简答题,中大老师的论文尤其如此,文中的小标题和关键语句可以 助我们建构答题框架、丰富答题语料,平时走路、吃饭的时候可以尝试在脑海中复原这些框架和论述,锻炼思维。
因此,我的答题练习主要就是通过看论文来 “脑答”的方式进行,除此之外的话就是小班的论述题练习和每个月的模拟考,以及往年的真题。
英语
英语方面这个阶段主要有单词、阅读和作文三个模块。我继续按照之前的方式随缘记忆单词,然后开始了2001-2015年阅

读的二刷和三刷。和一刷不同,二刷阅读是精读,三刷则是在二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做完题目后我会进行原文翻译,然后对照解析进行修改完善。网上还有一些经验贴提到可以摘抄长难句进行分析,但我是“语感派”,就没做这么精细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求来调整。 根据学姐的建议,我把近五年的真题试卷留到了11月12月来进行模拟考,每周一次,20年的真题则是在考前几天才做的,为了找手感。这几套真题的阅读同样需要二刷三刷。
而作文方面,我到十二月才开始着手准备,比较晚,参考的是 老师的作文课,把自己的框架搭起来了,非常实用,强烈推荐! 至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则是“性价比比较低”的,我只把近五年的真题做了一遍,毕竟阅读看得懂,这两种题也能看得懂,语感派永不认输。
政治
我在政治这科上花费的时间相对不多,而且它确实是很公式化的一门科目。在10月之前,我用 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搭配 老师的强化课程过了一遍基础知识点。11月二刷《1000题》时,我发现自己基础知识不扎实,于是在微信上找了刷题小程序把马基、毛中特重新过了一遍(没想到到了考前还没过完),接着肖八肖四以及其他机构的模拟卷陆续出版,都买来试着做一做,不过不同机构的水准不一样,和真题也有差距,千万不要因为模拟卷的错误率过高而灰心甚至紧张,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错题背后的知识点即可。
大题方面,我主要背的肖四,同时还有 老师公众号在考前一个月开始推的每日一题。肖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便没押中,在考场上可以有话写。
我的主要备考过程大致如上,在具体的作息时间安排上,我一开始虽然制定了每天12个小时学习的计划(见下),但是我基本没有几天严格遵循过。
6:30 起床
6:30-7:00 洗漱吃早饭
7:10-11:40 复习专业课
11:40-13:10 午饭、午休
13:10-17:10 复习英语
17:10-18:40 晚饭、休息
18:40-22:40 政治
22:40-23:30 洗洗睡
一是因为起床。对我来说,早起往往会让我整个上午状态不佳,而且我的背诵时间放在了晚上,也就不存在早读,因此11月12月天气比较冷以后,我通常七点半甚至八点才起床。实际上,早起和考研成功是并不一定有关系的,只要别太晚,找到能让大脑能以最佳状态开启一天学习的时间点即可。
二是后期背诵任务的进行,我把晚上的政治学习(主要是纸面上的看书和刷题)替换为专业课和政治的背诵,每天设定好背诵任务量,背得快就早点结束回去休息了,背得慢就老老实实加班。
心态调试对抗焦虑
一说到新传考研,内卷和焦虑总是如影随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的报录比、、仿佛没有边界的专业知识、稀缺的调剂机会让人每每想起就感到窒息。但现在一回想,我好像并没有在备考时因为想到这些而焦虑,而是到了寒假一查去年的学硕统考计划才11个时,才倒吸一口凉气——可再一看,计划有16个,我又觉得自己很有希望了。
所以,面对竞争压力,我的选择是不放在心上。我一直不太喜欢使用“内卷”这个词,当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内卷”一言以蔽之,我们或许会忽略事物的本质。考研的本质是选拔性考试,而不是为了求生存的“死亡竞赛”。实力和运气在这里同样重要,后者甚至所占比重更大。
要对抗这种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感觉,就必须为自己增加一些确定性,我的选择是寻找“规律”。 何为规律?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我所找到并利用的规律,是思维的规律。
首先要明白,考研选拔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尽管我们各自目的不同而走上考研这条路,但对于目标院校来说,需要的只是“研究者”,备考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思维塑造成研究者的思维——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独立思考,对于问题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
所以,在进行答题训练时,我没有刻意去记忆所谓的答题框架,而是整合基础知识,在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保持思考,对于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各种传播现象,我尽可能地调动所学知识来将其“解剖”,这也像是一个自己不断进行押题的过程。
在答题时,我适当结合自己阅读论文时得到的思路,从对问题最朴素的批判性看法、观点出发,形成自己的“思维基本盘”,它可以是某些理论视角的结合,也可以是分析问题的惯用路径等等。
这样一来,在进行答题时,我便不是书本的搬运工、微信推文的复制者、答题框架的默写人,而是真正用自己的思维——一个研究者的思维来与出题人进行“笔谈”。每完成一道题,我便在心里告诉自己,离研究者的思维又进了一步,在考场上动笔之前,我自信地告诉自己:“你已经有研究者的思维了,没问题的”。
上面的说法有些抽象,从实际一点的数学角度出发,就算是五十个人争一个位置,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对上岸几率的影响不过是增减一个千分位上的数字。既然庞大的基数已经是现实,我们就必须接受它,而不必在意,没准最后扩招了,便算是一个大惊喜。 不过,我也并非没有焦虑过,只是把它的影响时间尽可能地缩短。
当我坐在教室发现自己脑海混乱、内心浮躁,完全学不进去以至于看到“媒体”、“传播”之类的字眼都心生厌恶,我就知道自己因焦虑而进入负效率状态,于是马上起身离开,或是去操场走两圈,或是去吃顿饭,或是去洗个澡让大脑放空。
一两个小时后再回来,我便恢复了不错的状态。 考场状态考场上的状态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作为一个“状态型”考生,我在备考中和考场上都格外注重这一点,发现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是积极寻找正面反馈。
积极寻找正面反馈,就是为了提高自我效能感,之前我们这年实务与研究方法(643)的名词解释中,出现了情感营销、叙事性说服和定位广告三道与广告有密切联系的题目,当时我便感觉自己是“天选之人”,本科专业正好是广告学,之前的理论和案例积累正好能够用上,不然就得选做完全没有头绪的非参数性检验和文化规范理论了。
这种“我运气真好”的积极心理暗示在给考场上的我增添了信心,而我的这门科目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除此之外,“写完了试卷”也能够作为一种正面反馈。
在考前参加的小钉全程班四五次专业课模拟考中,我没有一次写完了试卷(因为题量是略大于真题卷的;ps故意这样设置锻炼手速和答题审核速度),所以便告诫自己,只要我写完、写满了试卷,就能上岸。
最后我也的确做到了,专业课一写完了试卷后,我对下午的专业课二有了更大的把握。
在复试时,正面反馈也十分重要。 助我进行模拟面试的学姐说,我在开头自我介绍时状态不是很好,但是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是一种“对话感”。
在复试过程中,我就努力地去寻找这种“对话感”,流畅地回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甚至觉得时间太短了,还想多聊会儿。

总结
在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以后,系主任把我们班同学召集起来,针对《广告学概论》的考试和我们谈了谈。他说,我们很多人的答案都显得十分呆板僵硬,仿佛都在套相似的模板,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专业来说,即便是考试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仅是考试,生活、工作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没有标准答案,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对于考研来说: 微观上,答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要把思路限定在所谓的框架中,更不要刻意地去找、去记框架。
中观上,考研的过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的经验贴之所以叫经验贴,只是因为我成功了,而不是因为我的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大家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认为“适合”的评判标准,就是你在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时能否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内心是平静却又是充满希望的——不断有正面反馈。
此外,许多辅导机构为了招生,总是会发一些类似《不会有人在x月还没xxxx》、《xxxx已经做了xxx,而你却还没xxx》的推文,这是我有意去规避的,因为它们会打乱我的节奏,扰乱我对自身的把握,最终做出错误的判断。
宏观上,考研这件事本身也不是人生道路上的标准答案。僧多粥少,注定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上岸。
初试结束以后,我就开始整理自己的简历材料,准备参加春招。寒假的一天早上,我们省的一家知名药企打电话联系我,问是否有意应聘他们的市场管培生。
考虑到待遇不错,离家也近,我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结果顺利通过了两轮面试,拿到了offer。此后我便开始憧憬参加工作后的生活,就像之前幻想考研成功后的生活一样,到出成绩前几天,我几乎已经不在意自己会得多少分,反而觉得复试又会推翻自己的幻想,不过最后还是拥抱了真香定律。
最近在重温《仁医》这部日剧,很喜欢其中“上天只会给你过得去的考验”这句台词。尽管在考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恐慌和焦虑,但我们完全能够通过自身的调适来消除它们,要相信我们神奇的大脑是具有无限潜力的,而考研终究不是一件天大的事。
希望大家都能够快乐学习,顺利上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