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 门巴族珞巴族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门巴族珞巴族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刘 佳 过伟敏

摘 要: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门巴族、珞巴族传统文化研究为内容,主要从门巴族、珞巴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性研究,原始宗教、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造物文化等类型化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关系研究等几方面着手,对目前其传统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及进展进行梳理,并归纳总结其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特征和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研究综述;门巴族;珞巴族;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在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下,门巴族、珞巴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家庭与社会结构、思想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1]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弱化、变异,甚至濒临灭绝,[2]对其关注既是对人类原始社会和文化发展演进研究的珍贵内容,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体系的充实,同时有利于民族多元性、独特性及原真性的保持,对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门巴族和珞巴族及其传统文化简述

门巴族、珞巴族为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根据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境内实际有门巴族10561,珞巴族3682人)。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地区和珞瑜地区(门隅地区主要指西藏山南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南麓;珞瑜地区主要指西藏的东南部,东起察隅,西直门隅,南达中印边界,北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南的广大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他们就与藏族先民一起创造了喜马拉雅山区的文明。由于他们深居山林,交通阻塞,社会发展极为缓慢,直至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前,门巴族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长期保留着半农业半畜牧业的生活生产方式;而珞巴族仍以狩猎生产为主,辅以采集和刀耕火种。

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群众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门巴族、珞巴族敬畏自然,都有着独特的原始信仰,较低的社会生产力使其传统文化具有原始性、地域性和宗教性的特质,长期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又使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承性。

二、门巴族和珞巴族研究历程 (一)国外早期对门巴族和珞巴族的相关研究

19世纪初期,中印边界为英国殖民地,最初对珞巴族群做报道的是殖民地官员、传教士、探险家等。最早的文章是1836年《皇家孟加拉亚细亚学会会刊》上的《孟加拉东北极边地区山地部落记事》。英属孟加拉长枪队上尉E.T.达尔顿著《阿萨姆的米里人和阿波尔人》 (1845)一书,记录了珞巴族原始部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情况。印度学者维·埃尔温,曾于20世纪40~50年代在我国珞瑜、门隅地区考察,著有《东北边境特区的哲学》一文。1959年印度人类学教授沙钦·罗伊著《巴达姆—民荣诸文化》 (译作《珞巴族阿迪人的文化》),是第一本全面描述珞巴族部落的民族学专著。[3]英国伦敦大学教授海门道夫于上世纪50年代起深入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他所著《阿帕塔尼人和他们的邻族(喜马拉雅山东部的一个原始社会)》 (1962)由吴泽霖1980年翻译成中文,其中有关于我国珞巴族的介绍。

因为门巴族、珞巴族分布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地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线上,国外对这两个民族的研究多依托于喜马拉雅山麓周边展开,直接对我国境内的门巴族和珞巴族的研究较为有限,但各民族地域环境的相似性所造就的民族文化及其研究方法和视角都极具参考的价值。

(二)我国对门巴族和珞巴族研究的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持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开创了我国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调查的先河,取得了如《珞巴族简史》、 《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 等重要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七五”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的开展,对门珞两族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成果多集中于民族历史、社会生产力和语言的考察上。2000年以后的研究则更加丰富多元。2003年,云南大学与西藏大学合作调查,出版《门巴族西藏错那县贡日乡调查》一书。2007年,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出版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考察记》。近年来,针对文化考察与传承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

纵观对门巴族、珞巴族传统文化的研究,经历了从调查记录,分类介绍,再到深入研究的过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也经历了从基础调研,到学术研究,再到普及传播的过程。

三、门巴族和珞巴族传统文化研究的内容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研究

对门珞两族传统文化的总体研究主要指综合性的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广泛全面研究。李坚尚、刘芳贤著《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一书被学者誉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珞巴族的民族学专著”,[5]全书以民族学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整体观念,图文并茂地对珞巴族的自然生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关东升主编《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以典籍的方式进行解析,被誉为“一部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6]罗洪忠的著作《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丛书》运用大量图片资料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中央民族大学“985”民族经济村庄课题组编纂的《墨脱村调查(门巴族)》、《达木村调查(珞巴族)》,以民族经济的角度进行了记录和研究。相关文章还有李旺旺《墨脱门巴族文化变迁研究》、刘志群《错那门巴族文化艺术的调查及其对外开放和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等。另外,社会各界人士以描述性的纪实报道、小说等形式对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也做了许多工作。

(二)对民族传统文化具体门类的研究

1.原始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门珞两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两族人民信仰原始宗教,崇尚万物有灵,随之产生了各种祭祀仪式和繁缛的巫术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于乃昌《痴迷的信仰与痴迷的艺术——珞巴族的原始宗教与文化》一文阐明了原始宗教信仰、祭祀与巫术以及原始文学艺术产生及运动的轨迹,认为原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是原始宗教产生的基础,原始宗教是民族文化的主导和精魂。刘志群《珞巴族原始文化》一文中对自然崇拜祭仪、狩猎祭仪、农业祭仪、图腾崇拜祭仪、祖先崇拜祭仪等原始宗教崇拜祭仪进行了研究。相关的研究还有陈立明《从“房脊神”看门巴族的生殖崇拜》、姚兴奇《珞巴族“卡让辛”与生殖崇拜》、林继富的《森林与生殖信仰》和《珞巴族灶神论析》等。

2.传统民间文学、歌舞和戏剧艺术

由于门珞两族长期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民间文学艺术成为记录、延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界、宗教、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认知以及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容。门巴族民间文学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其中萨玛酒歌、叙事长诗等较为重要。神话、传说是珞巴族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其中创世神话和祖先神话的影响最大。

民族史学家顾祖成在《从博嘎尔民间传说看珞巴族的起源和社会发展》一文中通过民间传说对珞巴族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于乃昌《门巴族文学史》和《珞巴族文学史》、于乐闻《门巴族民间文学概况》、西藏民族学院门珞文学调查组《门巴族珞巴族文学调查汇报》、张力凤《从民间文学现象比较看西藏墨脱地区民族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等。其中,对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的研究也较多,早期集中于对其族群归属的研究,后期则更关注诗歌的艺术性。

对民族音乐的研究主要有涂青华《珞巴族音乐简析》、于乃昌《论析》等。部分研究依托整个藏文化圈、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夏敏《雪域西藏对歌:群体性调适自然与社会的仪式活动》、田联韬《藏文化圈边缘区跨界民族音乐研究》。

刘志群等学者对门巴戏的研究,主要关注两方面:第一、关于门巴戏与藏戏的渊源、异同的研究;第二、对其形式、道具等本体艺术特征的研究。如《藏戏发展史综述》、《藏族傩文化品类举略》、《西藏门巴戏》、《西藏傩面具和藏戏面具纵横观》等。

3.传统服饰文化

门珞两族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学会了利用当地植物纤维、兽皮、贝壳等天然材料制作服饰,简约而不简单。从门巴族的氇氆长袍、牛皮长筒靴,到珞巴族的羊毛织无袖套头坎肩、熊皮盔帽,都反映出强烈的地域适用性和实用性,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朴素的审美观。戴平《身后的艺术——论中国少数民族的背饰文化》、付雪《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身体装饰习俗比较研究》等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较为全面的研究有刘春雨《珞巴族传统哲学影响下的服饰艺术探究》、旦增卓玛《略谈西藏山南民族服饰艺术》等文,从信仰、用材、设计、习俗等方面对服饰的色彩、造型等进行研究。但总的来看,对服饰的艺术性、文化内涵、织造技术等深入研究还不足。

4.传统民俗文化

特殊的自然环境、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结构是门珞两族传统民俗文化生成的土壤,原始宗教信仰成为其民俗文化的主导。[7]民俗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习俗惯制,能充分体现某一地域或民族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以及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

首先,关于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除了对石块烙饼、饭坨等食材的研究之外,还包括石锅、木碗等器具的研究。管彦波在《西南民族饮食的社会层次与饮食观念》一文则关注与饮食现象背后的文化研究。第二,关于居住文化的研究主要有陈立明《珞巴族传统居住习俗及其变化》、夏格旺堆《简述西藏传统的居住习俗文化》等。第三,礼仪民俗的研究主要包括婚丧嫁娶、人生礼仪、节日游艺等方面。陈立明《珞巴族的丧葬与禁忌》等文对民俗文化中的丧葬、伦理、信仰等关系和问题进行了阐述。相关研究还有周云水《仪式与族群记忆——对藏缅语族婚俗的人类学分析》、向华娟《勒布门巴族婚姻与家庭变迁研究》等。另外,丁玲辉、尼玛欧珠等作者还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5.传统建筑和造物文化

对门珞两族传统建筑和造物的研究主要是对传统村落、藤网桥、珞巴竹楼等建筑类型以及对建筑文化的简要介绍。如刘晶《西藏米林琼林珞巴村聚落空间布局特征》、许月《西藏林芝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等。

民族传统造物工艺如竹编、纺织、弓箭等都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从1976年展开的历史、语言和社会调查开始,已有学者注意对传统造物的搜集。姚兴奇在《对墨脱又一新石器遗物的随想》中提到1989年在墨脱县曾出土新时石器时期遗物,说明远在三四千年前,珞巴人就在这里生活。竹子、木材作为重要的造物原材料,成为研究造物的重要视角,如阿达《竹子和竹器——门巴、珞巴人生活的亲密伴侣》、范久辉《门巴木碗》等文。陈立明在《门巴族的传统科技》一文中介绍了计数、度量衡、历法、医药卫生、桥梁建筑(木桥、藤网桥)等传统文化知识,视角独特。

(三)门巴族和珞巴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关系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发扬,如于乃昌《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陈立明《门巴族珞巴族的历史发展与当代社会变迁》、旺宗《略谈珞巴族民俗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以珞巴族文学艺术为例》等。

在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方面,彭俊杰《南伊沟珞巴族社区旅游开发初探》、蔡光洁《珞巴族传统文化及其生存现状考察》、杨德明《西藏门巴地区地质旅游资源和开发建议》 都极具参考价值,方怀龙和赵佩燕均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优劣分析,从而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决策。

四、门巴族和珞巴族传统文化研究的几个特征和问题 (一)研究学者集中型和导向型的特征

首先,研究具有显著的学者集中型和导向型特征,研究成果相对集中,重要的研究成果多为早期研究者,新兴研究力量较薄弱。

冀文正被誉为“珞瑜文化第一人”,[8]他是门珞地区民族文化的启蒙工作者。他所著《孤岛十六年》等书全面记录了刀耕火种的社会形态和民风民俗。自1979年开始,西藏民族学院的一批学者坚持“田野调查+理论+实践”的系统研究,多次到西藏墨脱、米林、隆子、错那、察隅等地考察。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自1980年创刊以来,刊载了大量门珞两族传统文化研究的文章。[9]另外,《西藏研究》、《西藏民俗》、《西藏大学学报》等刊物的相关文章被引频率较高,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美学、文艺学家于乃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著有《西藏审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 等书。陈立明从1986年开始,三次深入门巴族、珞巴族以及僜人聚居的地区进行考察,著有《走入喜马拉雅丛林:西藏门巴族、珞巴族文化之旅》、 《西藏民俗文化》等专著。李坚尚等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相关研究人员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此外,罗洪忠、吴从众、朱玉福、王晓义、刘芳贤等学者从不同视角长期关注门珞两族的传统文化研究,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元与补充

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视角的研究,是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从1973开始,在珞瑜地区先后发现的原始磨制石器及陶片,为研究珞巴族族源及其与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证据。从人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的有赵思思《人类学视野下的错那门巴族丧葬文化》、吕昭义《门巴族色目村“魔女”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解读》等。

于乃昌教授以审美文化学研究作为研究内容具有开拓性。[10]他在《西藏审美文化》一书中指出:“门珞藏的宗教与审美的逻辑序列为:珞巴族的原始型审美文化——门巴族的过渡型审美文化——藏族的完成形态的、成熟的阶级型审美文化。”

图像学、影像学研究因具有直观性而越来越得到重视,能够弥补语言文字无法描述的部分。早期的影像不仅是简单的记录,还为新时期的民族史、民族文化关系、族属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图像依据。[11]蓝志贵于1956年、1976年拍摄的珞巴族影片成为我国研究学者最早的影像资料,照片刊登于《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

李娜的《藏门珞民族间跨文化传播方式探析》以传播学的视角进行挖掘,认为跨文化传播特质主要是:“1.动力:生产生活需要;2.娱乐化:弥漫传播过程;3.三个民族的交融与发展。”此外,从人类地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有古子文《关于高原孤岛文化》;从美术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的有旦增卓玛的硕士论文《西藏山南民间美术研究》等等,可谓视角较为开阔,但研究的深度还有待加强。

(三)研究思路的交错与拓展

门珞两族传统文化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对传统文化发展与演变的纵向历时性研究;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本体特征及其与周边文化比较的横向共时性研究。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同是生长在青藏高原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推动西藏文化繁荣的重要动力。审美价值取向的异同、自然地域环境的整体性、和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理念,都成为其关系研究重点。陈立明的《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一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对民族文化和关系展开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张江华的《门藏历史关系刍议》认为门巴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由古门隅地区与藏族先民有密切联系的土著居民渗入其他民族的血统和文化长期融合和发展而来的。星全成《中外交流中的藏族文化》中论述了藏族与门巴族和珞巴族在宗教信仰、语言语系、服饰民具等方面的交融渗透等等。

五、问题与启示

门巴族、珞巴族传统文化研究的前期成果为后续研究垫定了扎实的基础,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有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从研究时间上看,最为集中、详实,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多集中于上世纪80~90年代,其研究基于田野调查,具有实证性、创新性的特点。虽然2000年以后研究条件更加优越、研究成果相对成熟、角度更多元,数量更多,但总有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研究缺乏深入调研,追求短期成果,不够扎实深入。

其次,从研究视角上看,从艺术学、地理学、统计学角度,对门珞两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仍需深入。许多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应从数据采集、造物型制、形成机制、结构技术、艺术表现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如传统织造的研究,应从织造的起源、原材料、工具、工艺、图案效果、织造品与妆容服饰配饰的关系、图案与民族审美观、宗教意识等全方面展开研究,才能达到继承、发展和推广民族文化的目的。

最后,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多是语言性、图像性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研究。科学性地、数据化地建立传统民族文化遗产数据库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博物馆式的保护,更是一种动态的、整体的、系统的研究和传承。同时,广泛运用互联网、多媒体及虚拟现实技术,也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立明. 门巴族珞巴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在新时期的变

化[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48- 54.

[2]马 宁. 珞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以西藏米林县南伊乡南伊珞巴民俗村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76- 80.

[3](印)沙钦·罗伊. 李坚尚、丛晓明译,珞巴族阿迪人的文化[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4]张江华. 藏东南“三巴”考察的回忆[A]. 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414

[5]陈启新. 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珞巴族的民族学专著——《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评介[J]. 民族研究,1993,(3):12- 14.

[6]胡秉之. 一部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浅评《中国民族化大观》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93- 94.

[7]赵代君. 西藏民俗文化浅说[J]. 西藏艺术研究,1994,(1):57- 62.

[8]王晓辉. 冀文正:珞瑜文化第一人[J]. 西藏旅游,2001,(5):42- 45.

[9]康欣平. 三十年来西藏民族学院藏学研究述评[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56- 166.

[10]虢洪志,李国庆. 到喜马拉雅深处研究门巴、珞巴文化[J]. 中国西藏,1986,(3):48- 49.

[11]付爱民. 从蓝志贵西藏珞巴族、人摄影谈早期少数民族影像的重要价值[J]. 中国摄影家. 2008,(4):28- 31.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Literature Review of Monba and Lhoba Minorities

Abstract:The paper is the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y of Monba and Lhoba Minorities since 1970s.It carries on the overall research and category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primitive religion,folk literature,folk art,folk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culture.Then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development.It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the progress,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study.

Key words:Literature Review,Monba,Lhoba,Minorities,tradition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9-22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JDZD03)。

[作者] 刘佳(1983-)女,山西太原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及建筑艺术遗产研究;过伟敏(1963-),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及建筑艺术遗产研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