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6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与宦官发生的党争。桓帝时,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3.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宋辽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北宋景德元年,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发兵南下,十一月,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宋、辽两军出现相峙局面。辽军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进行一次物资掠夺和政治讹诈,因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不惜代价,于是遣使向辽求和。十二月,宋、辽商定和议,变换“誓书”,约定:①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萧太后为叔母;②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③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盟约缔结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4.《新青年》

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刊物 。初名《青年杂志》,第2期起改名为《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群益书社发行。宣传科学与民主,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921 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7月休刊 。1923年6月 , 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理论刊物在广州复刊,为季刊。曾发表《新青年的新宣言 》,指出刊物应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 。1925 年4月改月刊,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任务。

5.新生活运动

为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仪廉耻的新生活,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仪、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运动有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

6.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奏拟。1904年清政府奏准颁布,这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办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为止。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及大学堂六至七年,入学年龄为六岁。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7.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法典由序言、正文(共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法典在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8.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达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它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相传他是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子,29岁时出家修道,35岁自称悟道成佛,此后在印度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教,约80岁逝世。佛陀所传的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主张“众生平等”。

9.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卓越的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故名。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它取材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伊利亚特》由约1.5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奥德赛》由约1.2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伊大卡国王、远征特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在回国的路上历经艰险,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不仅是古代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的作品,而且对研究古希腊早期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它保存了一些对于迈锡尼文明的模糊回忆,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社会情况。

10.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之一,1689年由英国议会颁布。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招募和供养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会经自由选举产生,应经常集会;议员有议事自由,不受任何传讯或干预等。《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自《大宪章》以来最重要的一部法案之一,英国的《权利法案》可以被认为是美国宪法的前身。它改变了人类历史,对英国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文件,但它并不是成文宪法,世界第一步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

二、简答

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

分封制也称封建制,以宗法制为基础,以统治阶级内部血缘亲疏为基本纽带。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有些不同的认识,一般而言,较为可靠且详实的分封制可以追溯到西周,是周天子为维护统治而将宗族、功臣、名士或商朝遗民分封到各地的制度。郡县制是继分封制而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先秦即已有设置郡县的现象,但郡县制成为全国性质的行政规划始于秦代。分封制与郡县制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二者的矛盾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大问题,直到近代才基本消失。

分封制与郡县制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在中国历史上既有斗争,又有结合,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郡县制由分封制发展而来,是对分封制的发展、调适和补充。早期中央王朝对辽阔的统治疆域不能有效控制,分封制便于封主对封地的管理,进而有利于中央王朝的统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也在向前推进,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而封主对中央王朝多有离心倾向,故而设置郡县由中央王朝派遣官吏代行统治。

通常而言,分封制是在政治发展进程较为保守时推行的制度,郡县制是在政治文明进步力度较强时推行的制度;分封制以血缘为基础,郡县制多是在大一统朝代以地域为基础;分封制与世袭制相联系,封主无俸禄而有封地,郡县制可以调迁,却不能世袭,官吏有俸禄而无封地;分封制下,封主拥有在封地的几乎全部权利,独立性很强,容易对王朝造成离心倾向,郡县制多是流官制度,权力来自中央,对中央负责,是中央集权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分封制与郡县制彼此斗争,但任何一方都未能彻底击败对方而成为唯一的政权组织形式。两种制度往往此消彼长,交替推行。如,秦行郡县,而汉前中期分封与郡县并行;元行行省制度(郡县制的变体),而明初又分封与郡县并置。不过,就总体趋势而言,郡县制越来越受重视,而分封制越来越没落。在长期的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中,两种制度的利弊得失得到较为清晰的比较。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多选择郡县制而少选择分封制,或者以郡县制为主而以分封制为辅。

2、简述中唐税制改革(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榷盐法】唐中期实行的食盐专卖制度。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第五琦建议实施榷盐法,即在产盐区设立盐院,居民凡以产盐为业者,可以免除徭役,隶属于盐铁使;所有盐业由国家统一经营,私自煮盐者判罪。宝应六年(761年),刘晏为度支盐铁使,对以上专卖制度又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专卖与征税兼用的制度。其具体做法是:撤消非产盐区的盐官,只在产盐区设盐官;统购亭户(产盐户)生产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食盐的流通税包括在盐价之中;商人缴纳盐款后,任其运到各地出售。榷盐法的推行使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长。

唐中期(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不分主户,客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纳税,赋税按户等高低征钱,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两税法简化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舍人税意味着着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生控制有所松弛,行商也要纳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简述梁启超的新史学观点及主要思想特点

在近代史学史上,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奠基人。他在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等方面建树颇多,并开拓了一系列崭新的史学研究领域,对当时及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就其新史学思想的内容作简要概述。

(1)主要史学观点

一、关于对封建旧史学的批判和改造

梁氏运用近代资产阶级史学观,对中国封建史学进行了系统批判。他将二十四史怒斥为“二十四姓之家谱”,着重抨击封建史学的正统观,揭露封建正统的反动本质,并再三强调:“不扫君统之谬见,而欲之作史,史虽充栋,徒为生民毒耳。”

第一,要反对旧史的贵族性,反对“帝王中心论”和“正统观”,把旧史学从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中解脱出来,让它为国民服务,养成国家思想,“助成国民性”的发展,28使中华民族对世界有所贡献。 第二,要重新厘定史学范围。梁氏指出,中国历代史家试图把人类知识的全部记录纳于史著,以致史籍繁琐庞杂,而其所记载又不够详尽。他认为,当代科学日益发达,各种学问之间应该有较严密的分工,史学应从包容万象中分离出来,不必“越俎代庖”。但对于历史领域内的学问,则要“当仁不让”,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求得史学的进步。 第三,对历史应该进行“纯客观的研究”。要特别注重“求真”的观念,摒除主观偏见。他严厉批判旧史家“强史就我”的主观主义研究态度,并猛烈谴责他们不“忠实”于客观历史。他强调史家必须“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为手段”,

二、关于治史的目的

梁氏认为,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性。因此,他从资产阶级史学功用观出发,认为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资鉴”。他指出,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史学研究的是历史,但其出发点应该是现实,绝不能离开现实去研究历史。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谁也无法将它们割断,人们正是为了认识现实或满足现实的某种需要而去研究历史。他特别强调进行历史研究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历史为当前的社会服务。

三、关于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在历史学研究的早期,梁氏以进化论为史学的理论基础,认为新旧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新旧史家所持的理论基础不同。旧史家信奉的是“一治一乱”、周而复始的历史循环论,而新史家则信奉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化论。

三、关于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在历史学研究的早期,梁氏以进化论为史学的理论基础,认为新旧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新旧史家所持的理论基础不同。旧史家信奉的是“一治一乱”、周而复始的历史循环论,而新史家则信奉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化论。

(2)思想特点

第一,在观点上,主张以西方进化论历史观为指导,反对复古倒退、停滞不变的传统旧史观。第二,在内容上,要求突破封建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以政治史为基础的狭隘格局,把记载和研究范围扩大到智力、产业、工艺、美术、学术、宗教、风俗、教育、交通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三、在方法上,要求突破传统史学方

法的束缚,充分吸收地理学、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律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乃至生物学、化学、数学等各种现代科学的新成果和新方法。第四、在表现形式上,反对模拟因袭旧史体,主张创新,并产生了一批章节体的新史学著作。

4、简述晚清以降冗官现象的形成与原因

(一)晚清以来冗官现象是清政府面临的一大顽症。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候补文官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候补文官属于官僚阶层的一部分,是清代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官考核期满以待缺候补身份直接在中央与地方从事工作,待出现空缺后予以递补。但晚清因官员数量与官缺存在较大的矛盾,现有的职位入不敷出,使很多试用期满的官员不能立即到任,只能在中央和地方候缺。在清代,候补文官始终存在。在清代前期,候补官员数量有限,冗官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但到了清代中期,即嘉庆、道光年间,因军需较大,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量通过捐纳的方式售卖候补官职。到了咸丰年间,候补文官的数量进一步扩大,甚至出现越往后越严重的现象。在同治年间,江苏省出现了候补官员达到近千人,但空余职位

仅数十人的严重现象。到了光绪、宣统年间,候补官员的数量达到顶峰。总体说来,从咸丰朝开始候补官员进入到数量大的持续高峰,体现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向,直到清朝灭亡。

(二)原因。(1)开实官捐,政府公开售卖官职。咸丰朝以后,为了平定以太平天 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筹措军费,清政府开始大量售卖官职,是造成大量冗官的原因之一。(2)保举以及滥举官员任职。晚清军事战争频繁,地方势力坐大,特别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大量向朝廷保举官员。左宗棠在一次战争获胜后,一次性保举的人数达到2890人。(3)朝廷的分发、考核、藤别和致仕制度被破坏,使相关规定成为具文,出现了“漏斗现象”,即进入的官员多,而出来的官员少,造成进出比例严重失衡。

可见,候补文官群体数量庞大、素质降低对晚清政治产生的消极影响。这种冗官现象是当时社会反映强烈、官绅讨论最多和朝廷最感棘手的问题,清政府一直试图解决但未能如愿。

5、概述18世纪的启蒙运动

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味。

(一)背景。(1)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2)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二)思想主张。启蒙运动开始于英国,逐渐扩展到法国、德国以及全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限制王权,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霍布斯等,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德国的席勒、歌德等。

?启蒙运动历史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4)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5)在启蒙运动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6)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6、概述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4月,睦仁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誓文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该年9月,定年号为明治,开始实施改革:

(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3%的地税和15%的附加税。

(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 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历史作用: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3)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三、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古代主要王朝都城迁移的过程与原因

从夏、商到西周、春秋,为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夏朝400 多年,迁都10 余次,其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伊、洛流域和晋南。商朝600 多年(公元前16 世纪至前11 世纪),商都也多次迁徙,有“前八后五”之说,共达13 次之多。其实商汤以前的8 次不能算迁都,因为那时商族还没有建立政权,只是居住地的变换而已。“ 先王”时代的5 次迁都:沃丁迁隞,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盘庚迁殷。周人起源于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周人迁都也很频繁,其中邰(武功县渭河北岸)、豳(陕西彬县)、岐(沂水、汘水附近)、丰和镐(均在沣水中游)为人们所公认的。

奴隶社会时期的都城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中国古代以河运为主,为了生活用水方便,又利于交通运输,往往把都城建在河流附近或河流的交汇处。国都的四周围有城墙,城墙外是乡下,以农牧业为主;城墙内是行政中心,也有商贸场所、统治者居住的宫殿等。

我国从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有2000 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代,群雄争霸,齐、楚、秦、燕、赵、魏、韩诸国都城都多次迁徙。以秦为例,秦国的祖先因功封于秦邑(甘肃清水县西北)。周平王东迁之后,秦人的势力逐渐发展到关中地区的西部,沿渭水东下,曾居于沂(沂水之滨),迁平阳( 陕西宝鸡市东),再迁雍(陕西凤翔南)。雍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系东西交通的枢纽和通住巴蜀的咽喉。秦人在此建筑城邑和宫殿,居住达294 年之久。为了同东方的魏争霸,秦献公二年(前383 年)又东迁栎阳(陕西临潼县东北),栎阳的战略地位是“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史记·货殖列传》)它作为秦都有34 年之久。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就是先在栎阳开展的。后来,秦又迁都于渭水之滨的咸阳。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仍定都咸阳。咸阳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刘邦灭项羽后,不是在秦都咸阳的灰烬中重建新都,而是在渭水之南,龙首原之西北兴建新都。入主关中,营建长安。

东汉建都洛阳,且没有迁都过。三国鼎立时,曹魏都洛阳,蜀汉都成都,东吴都武昌(湖北鄂城)后迁建业(南京)。后来的东晋、南朝( 历宋、齐、梁、陈四朝)均定都南京。西晋(265 年至316 年)仍都洛阳,它是在曹魏都城的基础上重建的。

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又东移到洛阳。“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洛阳遭到破坏,东晋(317 年至420 年)都建康(南京)。南北朝。北朝的北魏先都平城,后迁洛阳;东魏、北齐均都邺(河北临漳县);西魏、北周均都长安。随后的隋唐两代,均都长安。五代十国时期:后梁都开封,后唐都洛阳,后晋、后汉、后周均都开封。十国中的吴国都扬州,南唐西都江陵府(南京)、东都江都府(扬州),吴越都杭州,楚国都长沙,闽都长乐府(福州),南汉都兴王府广州,前蜀、后蜀均都成都,南平都江陵府(江陵),北汉都太原。建隆元年(960 年)正月,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仍以汴州为都城称东京开封府。东北地区女真族兴盛起来,建立金,都城在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南)。靖康二年(1127 年),北宋王朝被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建立南宋,迁都临安(杭州)。金为了牢固地统治华北并进一步吞并江南,将它的统治中心迁到了中都燕京(北京)。元统一中国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都北京。1356 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攻克集庆(金陵)后,就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统一全国的根据地。他称帝后,犹豫了很久才确定建都南京。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冬,明成祖朱棣下诏迁都北京。清沿袭明制,仍定都北京。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过迁都的例子,而迁都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因素,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和东移以及交通的变迁。

纵观中国历史都城分布情况,在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早期,由于当时劳动工具落后,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环境,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冲击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便于游牧、游农和迁徙。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一致,所以都城长期在这个地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铜、铁等金属的广泛应用,军事进攻能力增强。国都关系国家的存亡,不仅应在经济发达地区,还要考虑军事防守的凭借因素,秦汉之后都城迁移到关中地区达1000 多年。后来由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南各地经济迅速发展,政治重心也随之东移。北宋以后的我国都城则在东部近海。特别是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三大地区之枢纽,又有河海漕运沟通江南,地理位置优越,因此成为东移近海时期的代表。

诚然,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当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交通尤其是水运交通变化时,都城的选址也不断出现变化。由此可见,国家都城的选址不止跟政治军事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经济和交通因素也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论述几种中国近现代史料

(一)《筹办夷务始末》

清政府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又称《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共收上谕、廷寄、拆片等约三千六百件、二百五十万字。综计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内容,凡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两次鸦片战争、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军情况、沙俄强占中国东北土地,以及教案问题、租界问题都有记栽。

(二)《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馆藏历史档案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资料编辑而成的一套综合性资料汇编,汇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民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档案,从而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三)《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历史文献资料的汇总。由南京大学教师联合兄弟院校、研究机构花费十年时间完成,至2011年全部出版完成,共4000余万字、78卷,是世界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四)《满铁调查》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从2005年起,借助黑龙江省档案馆、日本相关大学和出版社等整理的日本满铁调查报告资料,组织该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50人组成的《满铁调查》编译团队,陆续将其翻译成中文,并编辑整理出版。

该译丛书系内容庞大、涉及面广,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策划组织,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承担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系的出版引发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以及农村问题研究等多领域学者高度关注,成为这些研究领域学者和学术机构重要参考资料

3、20世纪上半叶,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结合其中一史实谈谈战争的反思

在人类的历史上,爱与恨、生与死,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个人话题。在国家层面,战争与和平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社会话题。历史上,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 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

对一战,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无义战”,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竞于力气”的战争;对二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战后思索。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从表层看,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以反犹主义为煽情手段;从思想特征上看,它具有神秘主义和非理性崇拜的特点;从深层看,它与西方文明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暴力推崇倾向有相当的关联。60年来,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批判一直在进行,而且越来越深入,以至直指西方文明核心价值的某种缺失。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省具有一种全民性质。希特勒只是一狂热偏执的煽动者,但民众在狂热中迷失,在狂暴前怯懦,却是他得以登台的背景。历史证明,犯罪行为一旦披上一种“政治正确”的外衣,便是一场社会灾难。反犹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源之一,但在欧洲,反犹主义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二战后,法国、波兰等国对此也进行过反思乃至道歉,说明反思并不是战败国的专利,而是人类对人性的再梳理和不能反思提升。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史上,恩怨之事所在多有,如无宽恕之心,或会化为冤冤相报的“西西里式仇杀”,不知伊于胡底。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是非如不厘清,历史的教训如不记取,战争罪犯如不被绳之以法,不仅受害者人心难以平复,加害者还会图谋东山再起,悲剧还会重演。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也是一种良知的拷问,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二战后,法国出现了对通敌者的街头追打、游街、妇女剃光头之事,法国人对此也进行了反思:如果你反对纳粹,就不能仿效纳粹对犹太人的行事方式。正义的裁判是基于人格尊重的法律裁判,并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2016复旦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与宦官发生的党争。桓帝时,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3.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宋辽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北宋景德元年,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发兵南下,十一月,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宋、辽两军出现相峙局面。辽军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进行一次物资掠夺和政治讹诈,因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不惜代价,于是遣使向辽求和。十二月,宋、辽商定和议,变换“誓书”,约定:①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萧太后为叔母;②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③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盟约缔结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4.《新青年》

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刊物 。初名《青年杂志》,第2期起改名为《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群益书社发行。宣传科学与民主,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921 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7月休刊 。1923年6月 , 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理论刊物在广州复刊,为季刊。曾发表《新青年的新宣言 》,指出刊物应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 。1925 年4月改月刊,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任务。

5.新生活运动

为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仪廉耻的新生活,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仪、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运动有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

6.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奏拟。1904年清政府奏准颁布,这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办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为止。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及大学堂六至七年,入学年龄为六岁。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7.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法典由序言、正文(共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法典在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8.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达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它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相传他是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子,29岁时出家修道,35岁自称悟道成佛,此后在印度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教,约80岁逝世。佛陀所传的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主张“众生平等”。

9.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卓越的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故名。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它取材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伊利亚特》由约1.5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奥德赛》由约1.2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伊大卡国王、远征特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在回国的路上历经艰险,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不仅是古代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的作品,而且对研究古希腊早期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它保存了一些对于迈锡尼文明的模糊回忆,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社会情况。

10.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之一,1689年由英国议会颁布。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招募和供养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会经自由选举产生,应经常集会;议员有议事自由,不受任何传讯或干预等。《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自《大宪章》以来最重要的一部法案之一,英国的《权利法案》可以被认为是美国宪法的前身。它改变了人类历史,对英国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文件,但它并不是成文宪法,世界第一步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

二、简答

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

分封制也称封建制,以宗法制为基础,以统治阶级内部血缘亲疏为基本纽带。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有些不同的认识,一般而言,较为可靠且详实的分封制可以追溯到西周,是周天子为维护统治而将宗族、功臣、名士或商朝遗民分封到各地的制度。郡县制是继分封制而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先秦即已有设置郡县的现象,但郡县制成为全国性质的行政规划始于秦代。分封制与郡县制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二者的矛盾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大问题,直到近代才基本消失。

分封制与郡县制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在中国历史上既有斗争,又有结合,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郡县制由分封制发展而来,是对分封制的发展、调适和补充。早期中央王朝对辽阔的统治疆域不能有效控制,分封制便于封主对封地的管理,进而有利于中央王朝的统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也在向前推进,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而封主对中央王朝多有离心倾向,故而设置郡县由中央王朝派遣官吏代行统治。

通常而言,分封制是在政治发展进程较为保守时推行的制度,郡县制是在政治文明进步力度较强时推行的制度;分封制以血缘为基础,郡县制多是在大一统朝代以地域为基础;分封制与世袭制相联系,封主无俸禄而有封地,郡县制可以调迁,却不能世袭,官吏有俸禄而无封地;分封制下,封主拥有在封地的几乎全部权利,独立性很强,容易对王朝造成离心倾向,郡县制多是流官制度,权力来自中央,对中央负责,是中央集权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分封制与郡县制彼此斗争,但任何一方都未能彻底击败对方而成为唯一的政权组织形式。两种制度往往此消彼长,交替推行。如,秦行郡县,而汉前中期分封与郡县并行;元行行省制度(郡县制的变体),而明初又分封与郡县并置。不过,就总体趋势而言,郡县制越来越受重视,而分封制越来越没落。在长期的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中,两种制度的利弊得失得到较为清晰的比较。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多选择郡县制而少选择分封制,或者以郡县制为主而以分封制为辅。

2、简述中唐税制改革(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榷盐法】唐中期实行的食盐专卖制度。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第五琦建议实施榷盐法,即在产盐区设立盐院,居民凡以产盐为业者,可以免除徭役,隶属于盐铁使;所有盐业由国家统一经营,私自煮盐者判罪。宝应六年(761年),刘晏为度支盐铁使,对以上专卖制度又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专卖与征税兼用的制度。其具体做法是:撤消非产盐区的盐官,只在产盐区设盐官;统购亭户(产盐户)生产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食盐的流通税包括在盐价之中;商人缴纳盐款后,任其运到各地出售。榷盐法的推行使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长。

唐中期(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不分主户,客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纳税,赋税按户等高低征钱,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两税法简化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舍人税意味着着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生控制有所松弛,行商也要纳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简述梁启超的新史学观点及主要思想特点

在近代史学史上,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奠基人。他在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等方面建树颇多,并开拓了一系列崭新的史学研究领域,对当时及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就其新史学思想的内容作简要概述。

(1)主要史学观点

一、关于对封建旧史学的批判和改造

梁氏运用近代资产阶级史学观,对中国封建史学进行了系统批判。他将二十四史怒斥为“二十四姓之家谱”,着重抨击封建史学的正统观,揭露封建正统的反动本质,并再三强调:“不扫君统之谬见,而欲之作史,史虽充栋,徒为生民毒耳。”

第一,要反对旧史的贵族性,反对“帝王中心论”和“正统观”,把旧史学从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中解脱出来,让它为国民服务,养成国家思想,“助成国民性”的发展,28使中华民族对世界有所贡献。 第二,要重新厘定史学范围。梁氏指出,中国历代史家试图把人类知识的全部记录纳于史著,以致史籍繁琐庞杂,而其所记载又不够详尽。他认为,当代科学日益发达,各种学问之间应该有较严密的分工,史学应从包容万象中分离出来,不必“越俎代庖”。但对于历史领域内的学问,则要“当仁不让”,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求得史学的进步。 第三,对历史应该进行“纯客观的研究”。要特别注重“求真”的观念,摒除主观偏见。他严厉批判旧史家“强史就我”的主观主义研究态度,并猛烈谴责他们不“忠实”于客观历史。他强调史家必须“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为手段”,

二、关于治史的目的

梁氏认为,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性。因此,他从资产阶级史学功用观出发,认为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资鉴”。他指出,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史学研究的是历史,但其出发点应该是现实,绝不能离开现实去研究历史。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谁也无法将它们割断,人们正是为了认识现实或满足现实的某种需要而去研究历史。他特别强调进行历史研究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历史为当前的社会服务。

三、关于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在历史学研究的早期,梁氏以进化论为史学的理论基础,认为新旧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新旧史家所持的理论基础不同。旧史家信奉的是“一治一乱”、周而复始的历史循环论,而新史家则信奉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化论。

三、关于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在历史学研究的早期,梁氏以进化论为史学的理论基础,认为新旧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新旧史家所持的理论基础不同。旧史家信奉的是“一治一乱”、周而复始的历史循环论,而新史家则信奉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化论。

(2)思想特点

第一,在观点上,主张以西方进化论历史观为指导,反对复古倒退、停滞不变的传统旧史观。第二,在内容上,要求突破封建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以政治史为基础的狭隘格局,把记载和研究范围扩大到智力、产业、工艺、美术、学术、宗教、风俗、教育、交通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三、在方法上,要求突破传统史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吸收地理学、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律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乃至生物学、化学、数学等各种现代科学的新成果和新方法。第四、在表现形式上,反对模拟因袭旧史体,主张创新,并产生了一批章节体的新史学著作。

4、简述晚清以降冗官现象的形成与原因

(一)晚清以来冗官现象是清政府面临的一大顽症。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候补文官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候补文官属于官僚阶层的一部分,是清代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官考核期满以待缺候补身份直接在中央与地方从事工作,待出现空缺后予以递补。但晚清因官员数量与官缺存在较大的矛盾,现有的职位入不敷出,使很多试用期满的官员不能立即到任,只能在中央和地方候缺。在清代,候补文官始终存在。在清代前期,候补官员数量有限,冗官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但到了清代中期,即嘉庆、道光年间,因军需较大,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量通过捐纳的方式售卖候补官职。到了咸丰年间,候补文官的数量进一步扩大,甚至出现越往后越严重的现象。在同治年间,江苏省出现了候补官员达到近千人,但空余职位仅数十人的严重现象。到了光绪、宣统年间,候补官员的数量达到顶峰。总体说来,从咸丰朝开始候补官员进入到数量大的持续高峰,体现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向,直到清朝灭亡。

(二)原因。(1)开实官捐,政府公开售卖官职。咸丰朝以后,为了平定以太平天 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筹措军费,清政府开始大量售卖官职,是造成大量冗官的原因之一。(2)保举以及滥举官员任职。晚清军事战争频繁,地方势力坐大,特别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大量向朝廷保举官员。左宗棠在一次战争获胜后,一次性保举的人数达到2890人。(3)朝廷的分发、考核、藤别和致仕制度被破坏,使相关规定成为具文,出现了“漏斗现象”,即进入的官员多,而出来的官员少,造成进出比例严重失衡。

可见,候补文官群体数量庞大、素质降低对晚清政治产生的消极影响。这种冗官现象是当时社会反映强烈、官绅讨论最多和朝廷最感棘手的问题,清政府一直试图解决但未能如愿。

5、概述18世纪的启蒙运动

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味。

(一)背景。(1)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2)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二)思想主张。启蒙运动开始于英国,逐渐扩展到法国、德国以及全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限制王权,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霍布斯等,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德国的席勒、歌德等。

?启蒙运动历史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4)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5)在启蒙运动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6)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6、概述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4月,睦仁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誓文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该年9月,定年号为明治,开始实施改革:

(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3%的地税和15%的附加税。

(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 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11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历史作用: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3)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三、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古代主要王朝都城迁移的过程与原因

从夏、商到西周、春秋,为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夏朝400 多年,迁都10 余次,其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伊、洛流域和晋南。商朝600 多年(公元前16 世纪至前11 世纪),商都也多次迁徙,有“前八后五”之说,共达13 次之多。其实商汤以前的8 次不能算迁都,因为那时商族还没有建立政权,只是居住地的变换而已。“ 先王”时代的5 次迁都:沃丁迁隞,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盘庚迁殷。周人起源于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周人迁都也很频繁,其中邰(武功县渭河北岸)、豳(陕西彬县)、岐(沂水、汘水附近)、丰和镐(均在沣水中游)为人们所公认的。

奴隶社会时期的都城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中国古代以河运为主,为了生活用水方便,又利于交通运输,往往把都城建在河流附近或河流的交汇处。国都的四周围有城墙,城墙外是乡下,以农牧业为主;城墙内是行政中心,也有商贸场所、统治者居住的宫殿等。

我国从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有2000 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代,群雄争霸,齐、楚、秦、燕、赵、魏、韩诸国都城都多次迁徙。以秦为例,秦国的祖先因功封于秦邑(甘肃清水县西北)。周平王东迁之后,秦人的势力逐渐发展到关中地区的西部,沿渭水东下,曾居于沂(沂水之滨),迁平阳( 陕西宝鸡市东),再迁雍(陕西凤翔南)。雍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系东西交通的枢纽和通住巴蜀的咽喉。秦人在此建筑城邑和宫殿,居住达294 年之久。为了同东方的魏争霸,秦献公二年(前383 年)又东迁栎阳(陕西临潼县东北),栎阳的战略地位是“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史记·货殖列传》)它作为秦都有34 年之久。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就是先在栎阳开展的。后来,秦又迁都于渭水之滨的咸阳。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仍定都咸阳。咸阳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刘邦灭项羽后,不是在秦都咸阳的灰烬中重建新都,而是在渭水之南,龙首原之西北兴建新都。入主关中,营建长安。

东汉建都洛阳,且没有迁都过。三国鼎立时,曹魏都洛阳,蜀汉都成都,东吴都武昌(湖北鄂城)后迁建业(南京)。后来的东晋、南朝( 历宋、齐、梁、陈四朝)均定都南京。西晋(265 年至316 年)仍都洛阳,它是在曹魏都城的基础上重建的。

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又东移到洛阳。“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洛阳遭到破坏,东晋(317 年至420 年)都建康(南京)。南北朝。北朝的北魏先都平城,后迁洛阳;东魏、北齐均都邺(河北临漳县);西魏、北周均都长安。随后的隋唐两代,均都长安。五代十国时期:后梁都开封,后唐都洛阳,后晋、后汉、后周均都开封。十国中的吴国都扬州,南唐西都江陵府(南京)、东都江都府(扬州),吴越都杭州,楚国都长沙,闽都长乐府(福州),南汉都兴王府广州,前蜀、后蜀均都成都,南平都江陵府(江陵),北汉都太原。建隆元年(960 年)正月,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仍以汴州为都城称东京开封府。东北地区女真族兴盛起来,建立金,都城在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南)。靖康二年(1127 年),北宋王朝被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建立南宋,迁都临安(杭州)。金为了牢固地统治华北并进一步吞并江南,将它的统治中心迁到了中都燕京(北京)。元统一中国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都北京。1356 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攻克集庆(金陵)后,就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统一全国的根据地。他称帝后,犹豫了很久才确定建都南京。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冬,明成祖朱棣下诏迁都北京。清沿袭明制,仍定都北京。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过迁都的例子,而迁都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因素,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和东移以及交通的变迁。

纵观中国历史都城分布情况,在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早期,由于当时劳动工具落后,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环境,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冲击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便于游牧、游农和迁徙。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一致,所以都城长期在这个地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铜、铁等金属的广泛应用,军事进攻能力增强。国都关系国家的存亡,不仅应在经济发达地区,还要考虑军事防守的凭借因素,秦汉之后都城迁移到关中地区达1000 多年。后来由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南各地经济迅速发展,政治重心也随之东移。北宋以后的我国都城则在东部近海。特别是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三大地区之枢纽,又有河海漕运沟通江南,地理位置优越,因此成为东移近海时期的代表。

诚然,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当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交通尤其是水运交通变化时,都城的选址也不断出现变化。由此可见,国家都城的选址不止跟政治军事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经济和交通因素也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论述几种中国近现代史料

(一)《筹办夷务始末》

清政府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又称《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共收上谕、廷寄、拆片等约三千六百件、二百五十万字。综计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内容,凡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两次鸦片战争、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军情况、沙俄强占中国东北土地,以及教案问题、租界问题都有记栽。

(二)《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馆藏历史档案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资料编辑而成的一套综合性资料汇编,汇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民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档案,从而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三)《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历史文献资料的汇总。由南京大学教师联合兄弟院校、研究机构花费十年时间完成,至2011年全部出版完成,共4000余万字、78卷,是世界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四)《满铁调查》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从2005年起,借助黑龙江省档案馆、日本相关大学和出版社等整理的日本满铁调查报告资料,组织该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50人组成的《满铁调查》编译团队,陆续将其翻译成中文,并编辑整理出版。

该译丛书系内容庞大、涉及面广,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策划组织,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承担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系的出版引发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以及农村问题研究等多领域学者高度关注,成为这些研究领域学者和学术机构重要参考资料

3、20世纪上半叶,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结合其中一史实谈谈战争的反思

在人类的历史上,爱与恨、生与死,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个人话题。在国家层面,战争与和平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社会话题。历史上,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 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

对一战,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无义战”,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竞于力气”的战争;对二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战后思索。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从表层看,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以反犹主义为煽情手段;从思想特征上看,它具有神秘主义和非理性崇拜的特点;从深层看,它与西方文明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暴力推崇倾向有相当的关联。60年来,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批判一直在进行,而且越来越深入,以至直指西方文明核心价值的某种缺失。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省具有一种全民性质。希特勒只是一狂热偏执的煽动者,但民众在狂热中迷失,在狂暴前怯懦,却是他得以登台的背景。历史证明,犯罪行为一旦披上一种“政治正确”的外衣,便是一场社会灾难。反犹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源之一,但在欧洲,反犹主义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二战后,法国、波兰等国对此也进行过反思乃至道歉,说明反思并不是战败国的专利,而是人类对人性的再梳理和不能反思提升。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史上,恩怨之事所在多有,如无宽恕之心,或会化为冤冤相报的“西西里式仇杀”,不知伊于胡底。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是非如不厘清,历史的教训如不记取,战争罪犯如不被绳之以法,不仅受害者人心难以平复,加害者还会图谋东山再起,悲剧还会重演。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也是一种良知的拷问,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二战后,法国出现了对通敌者的街头追打、游街、妇女剃光头之事,法国人对此也进行了反思:如果你反对纳粹,就不能仿效纳粹对犹太人的行事方式。正义的裁判是基于人格尊重的法律裁判,并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