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实践经历,3个月考研中国美院,95后青年的非遗传承故事

今天是6月13日,六月的第二个周六,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喜爱非遗,在抖音、哔哩哔哩、微博等平台也常见到非遗的身影,传统文化正与年轻人的生活逐渐接轨。

今年是我与非遗结缘的第五个年头,同时也顺利考取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浙江省非遗保护入库专家、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其全教授,研究方向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研究”。

这也意味着自己从在非遗领域的“小打小闹”变成严谨客观的“躬身入局”,意味着从个人发起的“自组织”变成国内顶尖艺术院校的“正规军”。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用这篇文章来回顾我与非遗文化的故事。

2016 走进田野 邂逅非遗

我的本科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因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曾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许多传统文化论坛和文化体验营,加上专业是偏向活动策划的会展专业,大三便跃跃欲试,尝试将策划案中的想法变为行动。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016年冬天,我发起并组织了六位大学生来到广西柳州、桂林的龙胜瑶族、三江侗族、融水苗族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及聚居村落,展开为期8天的探索调研,期间共发布了18篇探索笔记、35则微博、3条视频、6次话题讨论,活动辐射人数超过3万人次。

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与阿爸阿嫲们围炉夜谈、共唱民歌,丰富的民族文化让我们目不暇接,侗族大歌、竹筒饭、苗绣、侗族风雨桥、瑶族服饰、米酒与腊肉……相比秀丽壮美的风景,让我至今铭记的却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土人情,那些真诚质朴的歌声、美食、传说、手艺,就像乡村的脉搏,让家园充满生命力。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非遗”。

调研结束后,我们整理了近两万字的调研报告,竟然在全校401个本硕博项目中被评为第一名,我也成为了“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评委说我们不仅有详实的资料和成果,更从字里行间看到了我们的用心。

2016年,第一次从象牙塔来到天地间,在行走中邂逅了非遗。

2017 积极探索 寻找定位

2017年,因为广西活动的经验,我又发起了多次探索活动,近至上海徐汇、江苏苏州,远至湖南长沙、山东曲阜,聚焦建筑文化、园林文化

、革命文化、儒家文化等。

我也有机会在1800名大学生面前分享探索经历,分享“让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的初心,与大家探讨年轻人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等话题。

这一年,有过疑惑,几天的考察和几篇文章,仅仅让一小部分人知道了非遗的存在,即使创办了公司、成立了组织、组建了团队,我们的行动如何能有更深入的价值?

2017年,我将其称之为“回归年”,经过倍速快进的摸索尝试,学会了回归本心,不浮于表面的风光。这年年底,我开始撰写本科毕业论文,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2017年,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中寻找不变,正如非遗坚守的精神。

2018 躬身入局 不忘初心

2018年初,整理思绪再出发,查阅60多篇文献,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制作技艺”,聚焦“制笔工艺消失、后继无人、推广乏力”的非遗现状,召

集9位跨专业大学生,走上全新的青年探索活动。

正值江南暴雪,我们躬身入局。不再像2017年那样“走马观花”,而是驻扎湖州当地,采访传承人、走进博物馆,街头访谈、头脑风暴,并通过综艺游戏的形式,深入了解湖笔起源故事、辨识毛笔好坏、亲自体验制笔工序、辨识有无锋颖、了解笔厂发展现状与困境、设计研学课程……

5月6日,我们在上海闵行的邻里中心举办了第一期“湖笔非遗文化体验课”,30多位小朋友和家长参加;一周后,80人参加的第二期体验课在上海宝山成功举办;两周后,我们带着40位同学和家长来到湖州进行研学旅行;7月,100人非遗研学团圆满举办。

是的,大学生的探索有了回响和续集,我们变身课程设计师和讲师,将我们感受到的非遗文化和故事分享给小朋友们。既然难做传承者,那就先做一个传播者,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弘扬非遗文化。

这年暑假,我继续发起了“安徽泾县、绩溪、黄山”的青年探索活动,通过直播、短视频、微博等形式分享“宣纸、宣砚、歙砚、徽墨、木雕、砖雕制作技艺”等徽州非遗文化,并将其设计为“文房四宝系列非遗体验课”。

这一年,我们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径,7期非遗体验课、4期非遗研学游,获得闵行区“创课”大赛精品课程奖、“创青春”创业大赛二等奖,被《东方教育时报》、《成才与就业》、湖州市电视台、南浔旅游等媒体报道。

2018年,毕业季的我们忙得热火朝天,正如悄悄火起来的非遗。

2019 讲好故事 教育赋能

2019年,是熬夜最多的一年,也是最纠结的一年。当非遗课程被认为“可有可无”和“非刚需”,当资历和能力被质疑,我们也在公益与盈利之间若即若离,在研发与营销之间举棋不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感慨万千。

这一年我们举办了50多场非遗主题活动。年过八旬的北大楼宇烈教授嘱托我们身体力行,担负起传承传播文化的使命,让更多青年人树立文化自信;闵行社区非遗课上的叔叔阿姨因为懂得了毛笔的故事而兴奋不已,说回家一定要讲给孙子听;嘉定暑托班的小朋友利用暑假体验了文房四宝的制作,从工匠身上学到了精益求精和坚持不懈。

上海师大学工部的老师们谦虚坐在台下,听我们分享探索非遗的故事,并为墨块描上金银颜色;英法、日韩、马泰等国家青年第一次触摸中国的笔墨纸砚,用湖笔在宣纸上书写“我爱中国”;沪上100位高校慈善志愿者也走进非遗工坊,同龄人之间的分享也让传统文化不再有距离。

这一年获得了徐汇区创业梦之星评选活动冠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嘉定区暑期未成年人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爱心暑托班优秀教师志愿者等荣誉,也曾回到母校的新媒体人才训练营分享创业经历,还得到上海教育电视台的专题报道。

但不安也时刻伴随着我们,因为自己并非传承人,也不是深耕多年的专家,仅凭兴趣与实践调研所设计的内容,终究说服不了自己。便及时充电,报名各类教育培训和沙龙,学习“PBL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艺术统整、核心素养”,希望用教育的力量为非遗传播赋能。

9月份,赴杭州参加2019“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认真聆听北京大学、清华美院、中国美院、浙江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学者,自然造物、二更、腾讯等企业家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分享,两天的所见所闻让我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促成了我要继续考研进修的决定。

从9月预报名到12月研究生考试,三个月的时间,作为毕业两年的“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的三跨考生,在举办活动之余重新拾起政治英语,第一次打开《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设计的善意》等专业课书籍。

这使得我有机会站在“历史和世界”的角度看待非遗传承保护的位置,无论结果如何,这一段深度学习的扎根过程已让我受益匪浅。

2019年,在不断输出的同时积蓄能量,正如非遗的深厚底蕴。

2020 抓住根本 危中有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2月份我就将线下的非遗体验课搬到线上,推出“非遗云课堂”,《湖笔传人》《徽州墨韵》《纸寿千年》《砚刻传奇》《水墨徽州》等系列非遗课程在哔哩哔哩、腾讯视频等平台得到了5000余次观看。

面对短视频的风口,我也开始尝试在抖音传播非遗知识,其中“你认为什么最能代表中国”的视频得到了众多00后的评论互动:京剧、旗袍、茶、兵马俑、汉服、美食、中国结……

你看,谁说年轻人不爱非遗了?

疫情在家的几个月,正好准备研究生复试,观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留住手艺》《大运河》《传承》等纪录片,阅读了《设计中的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传承·活起来的非遗文化》《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集》等书籍,知识面再一次被延伸和拓宽。

好消息是,考研以初试第二、复试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专业录取,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研究”。几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五年的坚守迎来新的起点。

面对疫情带来的变化,只有抓住不变的根本才能在危难中找到机遇,在沉淀中找到前进的方向。现在,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泾县宣纸登上央视新闻的非遗国货专场直播,“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

2020年,让非遗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