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金融专硕考研总分399专业课125高分上岸…

现邀请21年金融专硕考研高分学员,给大家做一下经验分享,本期经验分享,中科院大学国科大金融专硕考研高分学员。

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从高分学员的经验分享中获取有用信息和复习思路!

今日收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老师的联系,通知已录取。受陪伴我一年学习的“一战成名”的然哥和慧姐邀请,有幸在此分享下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与体验。

接下来将就个人情况介绍、国科大情况分析、学习规划建议及方法总结等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希望可以给正在考研或准备考研的奋斗者给予一些帮助。

个人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相对中下流的985,学习的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期间学习过一些与金融专硕考研相关的课程,但是本科学习投入度不高,成绩也是中下游水平,英语水平是六级飘过,466分,并不是很好。今年报考国科大,从去年大概3月开始系统学习,备考周期大约为10个月,初试成绩为399,并列第9,其中政治76、英语73、数学三125、专业课125。

国科大情况:

国科大最近几年一直是计划招收金融专硕30人,按照最近几年的数据,除2019年招收5名统招外,其余年份招生人数都在15人左右。由于国科大报考人数相对不是很多,所以除2019年上岸最低分为396外,其他年份分数基本在国家线附近,所以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学校。今年国科大计划招生15人,初试并列第15名成绩是394,最高分是437,400分以上有8人。整体来说,今年国科大生源质量有明显提高,分数线也暴涨。

分析来看,21年国科大分数线暴涨并不一定对22年考生是坏事。以之前数据举例子(具体数据可以在b战搜索“慧姐金融考研”和关注慧姐的知乎文章都有有国科大的详细分析),18年—20年国科大的分数线是呈“国家线—396—国家线”的过山车式波动状态。20年分数的骤降可能与19年分数过高有影响,过高的分数让一些20年考生望而却步,从而让那些有勇气报考的同学有更好的机会。因此针对今年国科大情况,建议22年考生可以持续关注国科大金融专硕,注意22年的招生计划,根据招生人数灵活选择,选择院校信息搜集十分重要。

国科大的考试难度。专业课的考试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但是涉及面挺广,记得今年考了简单的IS-LM模型(严格来说IS-LM模型属于经济学范畴,金融接触不多)。题型今年突然有了新的变动:10道选择、5道名词解释、4道简答、4道计算以及2道论述。相对来说题量并不算小,以主观题为主,考察的内容也更多式书本的主要考点,考点不偏。国科大官网有推荐教材,但是以主流的书本学习也可以,我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使用了黄达的《金融学》、罗斯的《公司理财》、博迪的《投资学》以及慧姐全程班讲解提供的资料总结国际金融重点,这些资料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规划建议:

431金融专硕考试共有四科:政治、英语、数学以及专业课。根据分值就可看出数学和专业课是重中之重。我在学习过程中的精力分配大致可以为政治10%、英语15%、数学40%、专业课35%,数学和专业课全程投入,英语前期投入多,政治7月开始,后期投入多。

说在前面:关于辅导课程的选择,我个人对辅导课程的意见是:专业课十分需要专业的老师带领学习,因为跟着老师学习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关专业术语以及考试重点的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更好的侧重并且节约时间,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拔高数学。其他三门公共课都是名气很大的老师,可以跟着网课学习。

专业课方面:我是从3月开始的,大致规划可以为:3月—6月货金、国金、理财、全程跟着“一战成名”班课学习认认真真、一章一节地看完一遍书并圈画出重点考点;7月—8月,再看一遍书,这一遍我是边看书、边将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在此也是非常感谢一战成名然哥和慧姐的帮助!

(我是将重点用word打出来,分章节大概有60个文档,每个文章平均2500字,以名词解释、简答地答题方式对重点进行总结,并且根据自己理解去把重点串起来)个人觉得自己对重点总结这个过程时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来笔头,与其拿着别人总结过的文档自己去读背每一个知识点,还不如自己如总结,一来可以加深对考点的印象,二来可以自己深入理解每个考点之间的内在逻辑。金融更偏向于社会学科,其每一个概念、理论的产生,与提出者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的联系,每个理论的出现可以根据时间逻辑等去总结,这样学习后期记忆时也更容易;9月—11月,主要攻克公司理财和投资学的计算题,国科大的计算题相对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学习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基础题型上,并且也建议自己可以对常考题型进行总结,与此同时,需要进行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记忆了,主观题为主,不仅要求理解,更需要恰当的、专业的文字表述;12月之后,主要是回顾错题与总结的重点并加以背诵记忆。在10个月内完成四本书的学习任务是十分大的,并且课本上非重要考点也很多,需要进行很好的重点把控和详细的时间安排,除此之外,就是坚持。

数学方面:每个学生都应该知道,数学是至关重要的:考研失败的大多栽在数学,而高分者数学也往往达到130分以上。我在考研过程中数学投入了将近一半的精力,做了考研复习全书基础版、考研复习全书、《660题》、毛纲源的《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以及十月之后大概做了不少于50套套题。个人觉得数学的前期(暑期之前)过程要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基础题型、方法的掌握,中期(暑期到十一)过程要注重题型的归纳、方法的总结以及计算能力的提升,后期(十一之后)要进行套卷的定时训练并根据做套题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及重难点攻克。具体来说,在六月之前,我以考研复习全书基础版、考研复习全书、《660题》这三本书为主要参考资料,除了特别难的、不能理解的题放弃了,其余题尽量掌握,前期对数学投入精力很多,基本每天保持4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中期时做的毛纲源的《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这本书的整体难度与厚度个人觉得是略微高于复习全书的,其最大的优点是将每一章节的考试题型以及解题方法全部归类总结,并且书中会有复习全书中未提及经常用到的小结论。(这里特别安利这本书,个人觉得适合数学基础还不错,一轮学习过程中未遇到太大困难并且目标分数在120以上的同学使用,是一本相对小众的辅导资料,并且在后期的做套题查漏补缺,我就用这本书来归纳题型分类,基本弃用了复习全书,当然平常做题的重点也都放在了重难点的攻克上,结果21年考试题型偏基础,导致有的题做着很懵逼,成绩125相对不算高分,但22年数学难度应该会增大,因此建议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书籍以及根据考试成绩目标选择题型难度)。数学套卷的选择方面:常规的思路是先做一遍历年真题然后做当年出的模拟题;我当时是考虑到做复习全书的时候有些考研真题全书中当作例题讲解了,不想重复做题,就选择合工大的往年试题(合工大的难度比考研难度要高,考察点不偏且对概念理解要求很高,个人认为是很不错的能提升自己水平的模拟题,但是没有重视历年真题,导致基础题型不是很牢固,模拟题与考研真题感觉不是一个体系,导致考研也没有取得很理想的分数,就以我的经历做个失败的案例,希望对大家的选择有所启发吧),大约到十一月中下旬左右吧,市面上各种机构出的模拟题就都上市了,可以选择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合作,做不同的套题然后互相分享自己所遇到的好题、难题,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自己的做题量以及接触过更多的题型。

政治方面:我的政治学习是在7月开始的,前期主要是看网课并圈画重难点,看网课同时做对应章节的1000题,大概是一天分配两个小时左右,持续到九月完成,九月之后二刷考研的1000题,之后做了一遍考研的30天,到11月下旬就是市面上各种的押题卷了。政治学习我觉得方法性不强,考分高低与投入时间有很大关系,政治中的概念都很容易理解,重要的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记忆与总结吧,一个知识点可能见过一遍两遍记不住,那就进行更多的重复,重复多了自然就记住了,我觉得我在政治上投入时间还是很可观的,基本保证每天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在后期做考研四套卷时选择题均分也可以达到45分以上,考研成绩是76分,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如果说政治有学习技巧,那我觉得就是重复做题。

英语方面:英语的学习我觉得无非就是两方面:背单词和做题,我个人是没有看网上名师的课程的,前期主要时间就是背单词和做真题,真题以阅读理解为主。我个人是记忆力很差的,背单词的效率也不高,记得也不牢,记忆的过程很是痛苦,但没办法,单词是基础,也欣慰自己坚持了下来。试想如果你看的是英语阅读理解的翻译译文,做阅读还会做错嘛,所以我觉得英语学习主要就是把单词记住,再加些辅助的做题技巧即可。

技巧与安利:

  1. 数学程度好的可以选择毛纲源的《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与合工大的模拟题来拔高

  2. 专业课学习过程可以去知网上搜索相关的期刊文章,会有很多关于专题性的总结,可以记忆其中的核心观点以及提高自己的金融专业术语的积累。(记得复旦、上财的真题—关于M2和社会融资规模,我就可以在知网上的一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3. 公众号/B站安利:

数学—-心一学长(重难点讲解以及后期会有模拟题的重点题的圈画)

专业课—-金融监管与风险观察(里边有个两分钟学金融栏目,主要是最近比较新的金融名词与热点)

政治—-余峰考研政治(一个小众的水平很不错的政治老师)

最后,用我比较喜欢的一位UP主的一句话结尾吧:大部分人没有败在技巧,而是败在机械重复。考研人,请坚持下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