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建筑考研院校解析丨南京大学建筑设计2023考研变化最新攻略(文…

设计手绘 | 考研快题 | 设计软件 | 考研理论 | 出国留学

建筑 | 规划 | 园林 | 环艺 | 工业 | 视传 | 速写

2023考研集结!

今天,四方为同学们带来建筑老八校

江苏地区建筑设计热门院校

“南京大学”

建筑设计考研院校解析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02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 ,位列“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南京大学建筑学学硕研究方向:

① 建筑历史与理论

② 城市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③ 数字建筑与CAAD

④ 建筑技术科学

南京大学建筑学专硕研究方向:

①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拥有国家甲级资质的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其建筑学系的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学以前于1927年设立的建筑学系,是中国现代高等建筑学的发源地,培养出了众多建筑学界的栋梁。

04

初试考试科目

学硕01、02、03:

▲2022最新南京大学建筑学硕专业目录

081300学硕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③ 355 建筑学基础

④ 843 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

学硕04:

▲2022最新南京大学建筑学学硕专业目录

081300建筑学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③ 302 数学一?

④ 828 传热学

专硕:

085100建筑学专硕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③ 355 建筑学基础

④ 843 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

2022年招生专业目录最新变化分析:

①招生人数变少,学硕21年录取14人,专硕录取54人;22年学硕拟录取14人,专硕拟录取51人。

复试考试科目

复试:

综合面试+建筑设计快题

成绩计算方式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考生考试总成绩为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之和。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的范围内。

复试分数:

(1)初试满分为300的,复试总分大于等于150,小于等于300;

(2)初试满分为500的,复试总分大于等于250,小于等于500。

05

分数线、录取人数、报录比

初试分数线:

▲南京大学建筑学近三年初试分数线

南京大学建筑学学硕历年初试分数线:

2019年建筑学学硕分数线300分

2020年建筑学学硕分数线300分

2021年建筑学学硕分数线300分


南京大学建筑学专硕历年初试分数:

2019年建筑学专硕分数线355分

2020年建筑学专硕分数线350分

2021年建筑学专硕分数线355分

录取人数:

▲南京大学建筑学近年录取人数

南京大学建筑学学硕历年录取人数:?

2019年建筑学学硕录取31人

2020年建筑学学硕录取31人

2021年建筑学学硕录取14人

2022年建筑学学硕拟录取14人

南京大学建筑学专硕历年录取人数:

2019年建筑学专硕录取45人

2020年建筑学专硕录取46人

2021年建筑学专硕录取54人

2022年建筑学专硕拟录取51人

06

历年复试快题真题

考试时间:6小时

纸张大小∶A1

绘图工具:马克笔、彩铅、橡皮等自带

南京大学近年复试快题题目:

2001复:社区活动中心设计

2002复:现代艺术画廊设计

2003复:出租门面房设计

2004复:小区会所设计

2005复:桥设计

2006复:某工厂营销部办公楼及大门设计

2007复:展示空间设计

2008复:三联宅设计

2009复:度假院宅设计

2010复:点式住宅设计

2011复:风景区餐厅设计

2012复:联排别墅最靠西侧墙头的一个单元设计

2013复:商住楼设计

2014复:农宅改造农家乐设计

2016复:农村宅基地住宅设计

2017复:乡村活动中心设计

2019复:熟悉的陌生感——乡村产业服务中心设计

▲南京大学建筑学2019年复试快题

07

南京大学高分快题

08

南京大学理论参考书

南京大学建筑学理论复习参考书目:

▲南京大学建筑学考研理论参考书

355建筑学基础理论复习参考书目:《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教程》、《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资料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构造设计》

843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复习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