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贵州师范大学通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9贵州师范大学通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河姆渡文化
它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分早晚两个发展阶段,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500年。谈文化种植和饲养经济比较发达,骨器制作比较进步。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籼稻遗存,是世界土较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另外,应注意在遗址中发现的水井遗迹,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
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以吏为师
以吏为师,是由李斯提出,后成了秦朝的国家政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原文:《商君书·定分》“吏、民(预)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故圣人必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为天下师,所以定名分也”),这一法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历史影响。
4.尼德兰革命
16世纪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中叶,尼德兰资本主义已相当发展,但受到宗主国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及天主教会的阻碍。1566年发生反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随即掀起反西班牙的武装斗争。1572年,北方各省推奥伦治的威廉为执政,并于1581年宣布独立,建联省共和国,称荷兰共和国。1609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签订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独立。
5.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苏俄政府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千米领土和赔款60亿马克给德国。德国战败后,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此和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此和约使新生的苏俄有了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6.三线建设
20世纪60-70年代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1964年8月,美国悍然轰炸越南北方,中届周边形势紧张起来。于是在进行援越抗美斗争的同时,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加强战备,进行三线建设。中共中央确定的三线建设的总目标,是要在西南、西北、中南纵深地区建立起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从1965年夏天起,三线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原计划 1966年三线建设将进一步展开,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受到严重影响。
7.孔雀帝国
古印度著名王朝。约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攻占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因其出身于养孔雀的家族,故名。定都华氏城。至阿育王时代,孔雀帝国疆域广大,达到极盛。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代国王布利哈德罗陀为其部将普士亚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王朝统治结束。孔雀王朝奠定了印度大体上的统一疆域,使佛教得到空前发展。
8.明治维新
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854年,美国用武力打开日本门户,列强纷纷与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外国的入侵,使日本面临着半殖民地化的危机,在此背景下,1868年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天皇制政权,从此实行一系列扶植资本主义的改革,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在浓厚的封建性和侵略性。从此,日本“脱亚入欧”,加入欧洲列强的行列,侵略亚洲各国,把自己置于同亚洲各民族对立的地位,发展成为一个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二.简答题
1.十字军东征
(一)原因。(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的分割,西欧大多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不能继承领地,成为无地的骑士贵族,加上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和灾荒等原因,造成西欧社会危机。(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他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向往扩大西方教会的势力,企图把东方正教教会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同时梦想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西欧商人,尤其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而积极支持十字军向东扩张。(3)11世纪,近东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客观条件。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支突厥人准备进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年)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拜占庭帝国的困境,终于成为西欧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
(二)影响。(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 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2.雅尔塔体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内容。(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二)影响。(1)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其历史进步性。它大力倡导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和平、民主的原则,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联合国比国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
(2)它还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对于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3)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原则,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
(4)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在几个大国,尤其是美苏斗争和妥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随着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双方在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内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
3.清乾隆时期人口骤增的原因和影响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创造出的这个结果,因素主要有:
一、政治条件。清朝初年,特别是在顺、康、雍、乾四朝,政治清明,政局稳定,没有出现大的战争动乱,周边地区稳定,利于国家发展。
二、(一)生产力发展和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是清朝人口增长最根本的原因。从铁器、牛耕在农业上的使用、推广到大部分生产部门普遍使用铁器,从黄河流域开发到长江流域开发以至经济重心南移,从单季稻的生产到双季稻的推广乃至部分南方地区三季稻的栽培再到经济农作物的大量种植,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二)战后恢复经济的措施. 实行.这标志着在我过实行2000多年的以人丁为征税标准的做法已经完全取消,这为人口繁衍提供了经济保障。(在内地和边疆大规模推行垦田措施、兴修水利等.)(三)、食物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人口增长.(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使不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养活众多人口,为人口增加创造了条件.)
三、农业保障。薯类和玉米虽然是在明朝转入我国,但是大量种植和发展,确是在清朝,同时由于等政策的颁行,刺激了人民开荒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的增加,为人口增加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人口基数增加。由于清朝是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因此团结了很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国的范畴,使得人口基数增加,为人口的增加奠定了条件。
五、科技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为人工繁衍提供了医疗保障。
六、人口流动。清朝初年国家推动的人口迁移政策,也从客观上调整了人口分布的均匀化。为人口的全面爆发提供了地理条件。
4.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最先使用的。他将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故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及丝织品经由此道运往西方而得名。
(一)开辟与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3世纪,中国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丝国”。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于通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兵进攻匈奴,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元狩四年(前119年)前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携带的金、帛价值数千巨万,用作馈赠的礼物。汉使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还到达了奄蔡、安息、条支等国。 此后,中亚、西亚各国也经常派使节到汉朝长安,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安息到达大秦,或者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另一条路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至康居等地。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西汉末年,丝绸之路因战乱而隔阻,东汉时再度繁荣。
除此之外,汉代还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自山东半岛东渡,可达朝鲜半岛,再绕半岛而东,可达日本。一条向南,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至印度东南。这些国家运至汉地的货物有明珠、璧流离等奇石异物,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物品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
(二)意义。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丝路上各国的物产珍品、动植物种、生产技术、科学成果、文化艺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深远影响。
三.论述题
1.欧共体
(一)欧共体成立的历史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形势和国际关系格局。自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居于世界中心地位的西欧实力被严重削弱,美苏崛起并形成了两极“冷战”对峙局面。为了抗衡美国和苏联势力的袭扰,西欧有联合起来的必要。(2)20世纪5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呼声日趋强烈。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远远落后于美苏,只有联合成为一个地区性组织,才能有效地在世界市场进行竞争,并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挥作用。(3)战后,随着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加强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资本和生产国际化也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西欧国家要求打破国家经济壁垒,加强经济联合。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日益直接地干预、组织经济生活,使各国政府出面组织超国家经济集团,实行国际经济调节和干预成为可能。
(二)欧共体的建立。
(1)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德等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并于1952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2)建立关税同盟。根据《罗马条约》,1961年底,成员国间贸易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完全取消对内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建立了关税同盟。
(3)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即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对农产品的保证价格,对农业生产者提供鼓励出口的各种补贴,并保证收购过剩农产品。
(4)建立共同体的货币体系。1978年12月,建立欧洲体系,并创建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欧洲货币基金。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5)建立科技共同体。1985年“尤里卡计划”,促进了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6)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87年《罗马条约》修正协议《单一欧洲法令》生效,使共同体内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四大自由”。
(7)《欧洲联盟条约》与欧盟的成立。欧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是欧洲一体化的新进展。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首脑会议,通过了包括建立经济和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了在2000年前实现政治、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战略目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经各成员国的议会投票和公民公决后完成批准程序,于1993年11月正式生效。欧洲联盟的建立标志欧洲在一体化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影响:
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组成的国际垄断联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共同体国家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相互贸易的扩大,刺激了成员国经济的增长;共同体的建立、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国际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西欧抗衡超级大国的地位,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趋势的体现。
2.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019贵州师范大学通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河姆渡文化
它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分早晚两个发展阶段,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500年。谈文化种植和饲养经济比较发达,骨器制作比较进步。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籼稻遗存,是世界土较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另外,应注意在遗址中发现的水井遗迹,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
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以吏为师
以吏为师,是由李斯提出,后成了秦朝的国家政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原文:《商君书·定分》“吏、民(预)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故圣人必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为天下师,所以定名分也”),这一法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历史影响。
4.尼德兰革命
16世纪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中叶,尼德兰资本主义已相当发展,但受到宗主国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及天主教会的阻碍。1566年发生反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随即掀起反西班牙的武装斗争。1572年,北方各省推奥伦治的威廉为执政,并于1581年宣布独立,建联省共和国,称荷兰共和国。1609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签订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独立。
5.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苏俄政府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千米领土和赔款60亿马克给德国。德国战败后,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此和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此和约使新生的苏俄有了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6.三线建设
20世纪60-70年代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1964年8月,美国悍然轰炸越南北方,中届周边形势紧张起来。于是在进行援越抗美斗争的同时,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加强战备,进行三线建设。中共中央确定的三线建设的总目标,是要在西南、西北、中南纵深地区建立起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从1965年夏天起,三线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原计划 1966年三线建设将进一步展开,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受到严重影响。
7.孔雀帝国
古印度著名王朝。约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攻占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因其出身于养孔雀的家族,故名。定都华氏城。至阿育王时代,孔雀帝国疆域广大,达到极盛。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代国王布利哈德罗陀为其部将普士亚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王朝统治结束。孔雀王朝奠定了印度大体上的统一疆域,使佛教得到空前发展。
8.明治维新
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854年,美国用武力打开日本门户,列强纷纷与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外国的入侵,使日本面临着半殖民地化的危机,在此背景下,1868年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天皇制政权,从此实行一系列扶植资本主义的改革,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在浓厚的封建性和侵略性。从此,日本“脱亚入欧”,加入欧洲列强的行列,侵略亚洲各国,把自己置于同亚洲各民族对立的地位,发展成为一个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二.简答题
1.十字军东征
(一)原因。(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的分割,西欧大多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不能继承领地,成为无地的骑士贵族,加上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和灾荒等原因,造成西欧社会危机。(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他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向往扩大西方教会的势力,企图把东方正教教会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同时梦想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西欧商人,尤其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而积极支持十字军向东扩张。(3)11世纪,近东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客观条件。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支突厥人准备进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年)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拜占庭帝国的困境,终于成为西欧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
(二)影响。(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

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 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2.雅尔塔体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内容。(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二)影响。(1)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其历史进步性。它大力倡导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和平、民主的原则,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联合国比国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
(2)它还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对于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3)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原则,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
(4)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在几个大国,尤其是美苏斗争和妥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随着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双方在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内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
3.清乾隆时期人口骤增的原因和影响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创造出的这个结果,因素主要有:
一、政治条件。清朝初年,特别是在顺、康、雍、乾四朝,政治清明,政局稳定,没有出现大的战争动乱,周边地区稳定,利于国家发展。
二、(一)生产力发展和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是清朝人口增长最根本的原因。从铁器、牛耕在农业上的使用、推广到大部分生产部门普遍使用铁器,从黄河流域开发到长江流域开发以至经济重心南移,从单季稻的生产到双季稻的推广乃至部分南方地区三季稻的栽培再到经济农作物的大量种植,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二)战后恢复经济的措施. 实行.这标志着在我过实行2000多年的以人丁为征税标准的做法已经完全取消,这为人口繁衍提供了经济保障。(在内地和边疆大规模推行垦田措施、兴修水利等.)(三)、食物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人口增长.(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使不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养活众多人口,为人口增加创造了条件.)
三、农业保障。薯类和玉米虽然是在明朝转入我国,但是大量种植和发展,确是在清朝,同时由于等政策的颁行,刺激了人民开荒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的增加,为人口增加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人口基数增加。由于清朝是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因此团结了很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国的范畴,使得人口基数增加,为人口的增加奠定了条件。
五、科技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为人工繁衍提供了医疗保障。
六、人口流动。清朝初年国家推动的人口迁移政策,也从客观上调整了人口分布的均匀化。为人口的全面爆发提供了地理条件。
4.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最先使用的。他将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故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及丝织品经由此道运往西方而得名。
(一)开辟与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3世纪,中国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丝国”。汉初,河西走廊曾先后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汉与西方的道路难于通达。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后,汉武帝连年派兵进攻匈奴,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元狩四年(前119年)前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携带的金、帛价值数千巨万,用作馈赠的礼物。汉使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还到达了奄蔡、安息、条支等国。 此后,中亚、西亚各国也经常派使节到汉朝长安,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安息到达大秦,或者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另一条路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至康居等地。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脉。西汉末年,丝绸之路因战乱而隔阻,东汉时再度繁荣。
除此之外,汉代还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自山东半岛东渡,可达朝鲜半岛,再绕半岛而东,可达日本。一条向南,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至印度东南。这些国家运至汉地的货物有明珠、璧流离等奇石异物,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物品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
(二)意义。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丝路上各国的物产珍品、动植物种、生产技术、科学成果、文化艺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通过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深远影响。
三.论述题
1.欧共体
(一)欧共体成立的历史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形势和国际关系格局。自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居于世界中心地位的西欧实力被严重削弱,美苏崛起并形成了两极“冷战”对峙局面。为了抗衡美国和苏联势力的袭扰,西欧有联合起来的必要。(2)20世纪5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呼声日趋强烈。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远远落后于美苏,只有联合成为一个地区性组织,才能有效地在世界市场进行竞争,并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挥作用。(3)战后,随着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加强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资本和生产国际化也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西欧国家要求打破国家经济壁垒,加强经济联合。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日益直接地干预、组织经济生活,使各国政府出面组织超国家经济集团,实行国际经济调节和干预成为可能。
(二)欧共体的建立。
(1)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德等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并于1952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2)建立关税同盟。根据《罗马条约》,1961年底,成员国间贸易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完全取消对内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建立了关税同盟。
(3)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即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对农产品的保证价格,对农业生产者提供鼓励出口的各种补贴,并保证收购过剩农产品。
(4)建立共同体的货币体系。1978年12月,建立欧洲体系,并创建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欧洲货币基金。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5)建立科技共同体。1985年“尤里卡计划”,促进了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6)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87年《罗马条约》修正协议《单一欧洲法令》生效,使共同体内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四大自由”。
(7)《欧洲联盟条约》与欧盟的成立。欧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是欧洲一体化的新进展。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首脑会议,通过了包括建立经济和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了在2000年前实现政治、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战略目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经各成员国的议会投票和公民公决后完成批准程序,于1993年11月正式生效。欧洲联盟的建立标志欧洲在一体化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影响:
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组成的国际垄断联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共同体国家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相互贸易的扩大,刺激了成员国经济的增长;共同体的建立、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国际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西欧抗衡超级大国的地位,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趋势的体现。
2.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