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所中职学校学子考上了研究生揭秘逆袭之路→】

【广州这所中职学校学子考上了研究生!揭秘逆袭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4月20日修订通过,并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中职院校上升天花板被打破了,技校、中专、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能参加“高考”,并且可以继续考硕、读博……

日前,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岭东职校”)2016级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黄岗同学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录取为2022级研究生。值此2022年广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之际,中国教育在线对该学生及所在学校的陆清华书记、教务教研科潘汉荣代主任、物流专业带头人詹彩霞老师进行了专访,以典型引领为重点,大力宣传职业教育领域涌现出的优秀人才。

青春的底色离不开“奋斗”二字,我们应当在奋斗中创造幸福。

从中职生一直到研究生是一条漫长的路。初看分外腼腆的黄岗同学在谈到考研时,眼里充满坚定:“其实最困难的是当初选择考研的那一刻。”

黄岗同学

2016年,16岁的黄岗同学初入岭东职校,就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一切都很新鲜,调皮也是常有的事。而他的改变,是在一次被老师叫去谈心后。当时的他上课不认真,然而老师也没有很严厉的骂他,只是像平时一样心平气和的教导他,但让他印象很深的是老师的一句话——如果你们不努力,那未来,你的人生价值怎么实现?——就是这句话,让他牢记于心。

在整整一年的考研准备阶段,黄岗同学每天奋斗十个小时左右,按计划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在面对跨专业的知识时,他努力构建起自信心,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只有当我们拥有选择的勇气并做出理性的选择时,我们便不再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恐惧,而学习的动力,坚持下去的毅力,都能够自然而然的获得。”

黄岗同学表示,等到完成学业,他想以教师的身份,重回自己的母校教书。“岭东职校的老师们不仅传授我知识,同时也指引我人生的方向,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心生敬意与向往,也激发了我对教学的热情,我想以星火传承的精神,投入到教育行业当中。”

拒绝躺平,摆正心态,努力奋斗,学校三二分段提供便捷升学路。

在老师眼里,黄岗同学是一位腼腆的少年。但对于自己未来的道路,他一直有着坚定的方向。岭东职校物流服务与管理科组长詹彩霞表示,“黄岗同学能考上研究生,是基于他对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他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且具有高度的执行力。”

而黄岗同学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学校的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渠道也提供了极大的平台。

詹彩霞老师

詹老师表示,2016年,学校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中高职三二对接,通过这种方式,黄岗同学成功进入到高职院校进行学习。高职学习期间,他又同步报读了华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仅仅两年就通过了全部课程考试并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随后,他马上报名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被成功录取。

学校教务教研科潘汉荣主任表示,岭东职校七大专业都与高职院校实现了中高职衔接,今年每个专业有50个三二分段的招生名额,在本校读完三年并通过大专院校的考试后,继续读完两年,即可拿到大专学历。

潘汉荣主任

“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三二分段、‘3+证书’考试以及其他证书考试、技能大赛与自主招生等达到升学的目的。就在去年,通过技能竞赛免试入读大专院校的学生就有6人。为了让同学们考得更好,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尖子班,加强学生语数英的辅导,我们每年都有三四十位同学在高职高考中达到本科线以上。”

黄岗同学就是通过三二分段班的学习,衔接了本校和大专的学习,同时在大专时期修满本科学分拿到本科毕业证,用五年完成了一般人需要七年的学习任务,并抓稳机会考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研究生。

以政策为导向,以助力学生发展为目,岭东职校是一所很有情怀的职业学校。

在陆书记眼中,岭东职校是一所饱含教育情怀的学校。80年代末,一名华侨卖掉一个价值五百万的澳门私人码头,回到家乡创办了岭东职校。作为南沙区唯一公办的中职学校,岭东职校办学历史已经接近30年,始终坚持政策导向,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南沙、番禺本地的经济发展培养出了一批批实用的技术型人才。

陆清华书记

在采访过程中,编者深深感受到陆清华书记的职业教育情怀。她提倡终身教育理念,她认为现在是一个复合型社会,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家长们应摒弃固有观念,不要以读高中、考大学作为衡量孩子成不成才的唯一标准。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和颁布,陆书记欣慰不已,“我觉得这对广大的家长跟孩子是非常利好的政策,对于不同孩子来说,他(她)的成长和花期都不一样,而且开花的领域也不一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同的成才通道,不久将来,我们会看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