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转发@考研圈考研英语一18-…来自考研精华笔记-微博

??唯物论
原理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理内容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

中国坚持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我们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方法论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

③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

原理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性的辩证

关系】

◇原理内容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辩证法
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方法论

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原理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原理内容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⑴?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即矛盾双方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共同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⑵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斗争性会促使事物发生运动变化,造成量变,进而实现质变。

◇方法论

要自觉利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既使其“相反相成”,又使其“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并保持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促成矛盾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原理三【矛盾内外因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矛盾的内因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只影响事物的发展速度。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反对割裂内外因辩证关系,忽视内因在事物变化中的根本作用,而一味强调外因的重要性;也不能单纯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外部条件在事物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原理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方法论

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处理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五【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和【矛盾分析法】

◇原理内容

矛盾的不平衡性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的应用,其实质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即要同时看到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来说,“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方法论

我们看待一切问题、处理所有事情,既要树立全面观,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优先考虑;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不能将主次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要坚持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原理六【质量互变规律】

◇原理内容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而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化;质变与量变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包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

◇方法论

⑴对于事物的量变而言,要时刻小心谨慎,仔细注意并把握事物的“度”,要遵循“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⑵对于事物的质变而言,则要大力推动事物发展,使其尽快突破“度”的限制,以达到质变的目的。

原理七【否定之否定规律】

◇原理内容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这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这体现了从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变化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和基本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发展的具体途径和道路则是螺旋式的或波浪起伏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方法论

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防止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总是直线上升、径情直遂,不经任何曲折和艰苦斗争就可以实现的直线论思想;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看不到事物发展在基本方向和趋势上的前进性,甚至认为事物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论和悲观论思想,以及由此作出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否认社会进步的必然性的消极结论。

原理八【现象和本质】

◇原理内容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

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该原理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原理九【必然性与偶然性】

◇原理内容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

该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原理十【原因与结果】

◇原理内容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而这的区分是确定的、也是不确定的;二者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结果和原因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而且,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方法论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认识论
原理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原理内容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包括①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这是基本关系,也是认识关系的基础;②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③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都不是主体或客体独立进行的,是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原理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原理内容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

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原理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原理内容

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具体的、生动的、多样的,而理性认识则属于高级阶段,是抽象的、概括的、稳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还要有科学的加工制作方法,上升为理性认识。具体的制作方法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另一方面,实现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实践这一过程中起检验认识的作用。

◇方法论

①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还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不断地相结合,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从而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原理四【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原理内容

理性因素具有指导、解释、预见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则表现为动力、诱发的作用。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我们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方法论

①科学创新是认识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在科研中要把严谨的推导、严密的论证,也要有科学的自信与怀疑精神,既要有量化的公式和精确的计算,又要具备意志力、发散思维。

②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工作中要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成果,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原理五【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原理内容

绝对性体现了客观性、无条件性;而相对性是指有待深化、有待扩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反对教条、机械僵化的绝对主义和怀疑科学、诡辩的相对主义。

◇方法论

①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还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不断地相结合,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从而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原理六【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原理内容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表现在是否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也要“吃一堑,长一智”,积极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原理七【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原理内容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再者,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的活动中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

◇方法论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要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