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考研辅导班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艺术史与视觉…

我报考的是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艺术史与视觉文化专业。非常幸运的满足了今年本专业360分的复试线并最后顺利上岸。
  我的经验并不是想给大家带来多么棒的学习方法,因为学习方法真的是因人而异。而且我本人是属于那种脑子不太好,效率不算高,但是勤能补拙的那种。(虽然补也没补多少)更多的是一些个人总结和经验教训,希望写出来能供像我一样基础差但是愿意花时间的同学提供一个前车之鉴。最后也证明的确是,只要努力说不定就有奇迹发生,但是不努力奇迹一定不会发生。
  关于2021年改革的话,其实改革性不算大,基本的知识点不会变的。比如参考书目虽然做了很大的调整,但是并不是说你必须把那些参考书看完或者是背诵那些参考书。只能说那些参考书是一个方向,给你一个参考资料。具体的还是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参考书目里给出了三本艺术概论的书,但是事实上你只需要掌握好两本艺术概论即可,甚至只要做到一本精通也可以。没必要说一定要花时间把三本里面的知识点都背会或者怎么样。因为这三本它的范围都是艺术理论这个范围的知识点。
  又比如给出了好几本《艺术让人称为人》这种书,其实也就是艺术的人文方面的东西。关于这方面你多看几篇论文有个自己的认识也可以,没必要对这本书进行大量的背诵。又比如没有给出《外国电影史》,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就不需要了解外国电影史了。
  所以说参考书目只是一个参考范围。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指标。考研主要考个动脑子,能不能灵活变通和一个学习能力,查找信息的能力。
  关于院校选择上我一开始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北京电影学院之间纠结。后来看了一下两个学校的参

考题我觉得中国电影资料馆有填空题,并且大部分都是和电影有关的细节。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北京电影学院的艺术概论这类型更偏向艺术理论类的考题。
  关于两门公共课的准备很多大神都说过了,我就不多赘言了,只有以下参考:
1.千万不要听你考非北京上海的同学对你谗言:考研政治随便考考也能得65分+……在其它考区可能是这样,但是在北京就不一定了。所以考研政治想得高分,选择题非常重要。还是要花时间的。
2.英语真题的模拟在后期非常重要,完整的三小时做完一套卷子和把每篇阅读拆开来做我觉得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一定要多模拟多模拟,这样考场上就算题难,也能适度缓解自己的紧张,起码是正常发挥。我在准备英语的时间上算是比较长的了,因为之前的底子是只过了四级,六级还没考过,所以在过年的那个寒假就在背考研单词了。基本上暑假前都是在学英语、语法、背单词,虽然拖的时间有点长,但是还是打了基础的。
初试备考和答题心得:
  关于专业课一的学习重点当然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如果没有任何基础读这本书还是挺困难的,容易陷入费力不讨好的局面。我一开始入门是上了艺术基础理论课程,在期间老师推荐了很多美学和艺术史的入门书籍,对我不论是专业课一还是专业课二的学习都有很大 助,这个在后面我会提到。
  有了这个基础后再去看《艺术概论》就会好懂很多,读的懂就会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其实我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开始的挺晚的,7月份暑假开始上课才有了对《艺术概论》和专业课一的初步认识。但是我在准备下来觉得,只要方法和效率得当,完全不晚。学习是有过程的,看书也是一种由浅到深的过程。尤其是随着知识的慢慢增加,会发现每读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并且因为我的报考的本身就是艺术学理论专业,我的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一个递进的过程,那么就更需要我对专业课一有深层次的拓展,而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点。所以我在专业课一上的学习方法可能更适用于考艺术史与视觉文化方向的考生。
  我大致梳理一下我从7月份开始到初试的学习过程,其实简单来说也就分为四个过程。基础打底—拓展提升—进行自己的总结归纳-答题训练
  一、基础打底 有大致的框架架构
1)熟悉书目
  梳理书目章节,做一个大致的框架,为第二步拓展做基础。我当时是把整本书按照目录里的八章贴好了标签,这样想看哪一章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同时看不懂也应该大致看一遍有个印象。
2)总结题型
这个打底的过程之前也说了是上了课之后开始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然后我将每年的考题按三种题型总结到了一起,大概是这样子。就可以对出题策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名词解释可能会有人名、艺术流派、美学观点、等等,还可以对难易程度有一个自己的估测,在平时看书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自己的侧重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