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增四个研究生专业共开设36个研究生项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自2014年成立以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现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六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
近年来,大学研究生入学人数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79名增长到目前在校生人数3064名,尤其近两年来每年净增长超过1000名。此

外,研究生项目从2015年的3个,增长到2023年初的36个——其中包含19个授课型硕士研究生项目与17个研究型硕博项目。?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理事会审批通过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展会计学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市场学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四个专业的申请。以上四个研究生专业也已通过教育部审批,可在2023-24学年开始招生。
此外,大学亦有三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文学硕士、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硕士以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已报教育部审批,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获得批复,并于本年度秋季学期开始招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各学院预计于2023年招生的39个研究生专业如下:
新增专业除了延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贯秉承的专业设置国际化、课程设置前沿化、教学内容实用化外,还适应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
经管学院
会计学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
会计学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旨在为有志于从事会计学领域研究工作的优秀学子提供深造机会,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人才。项目的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和其他相关领域。
在成为博士候选人前,学生需通过课程学习夯实基础,其中授课课程包括数量方法概论(对于入学时不具研究型硕士学位者为必修)、当代会计研究课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研究、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学、资产定价、金融实证方法等。学生在成为博士候选人之后,将与一名或多名教授双向选择,共同探索会计学领域前沿课题,合作完成论文并冲击顶级学术期刊。
本项目对申请人学科背景不限,但需对会计、审计和金融经济学有浓厚兴趣,并修读过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本科课程,也欢迎具有理工学科背景人士报考。
?
市场学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
市场学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旨在为有志于从事市场学领域研究工作的优秀学子提供深造机会,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人才。项目的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判断与决策、定量建模、行为营销和其他相关领域。
在成为博士候选人前,学生需通过课程学习夯实基础,其中授课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应用计量经济学、市场学专题研究?-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市场学专题研究 – 理论分析模型、市场学专题研究 – 实证模型、市场学专题研究 – 基于大数据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方法论、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统计方法论等。学生在成为博士候选人之后,将与一名或多名教授双向选择,共同探索市场学领域前沿课题,合作完成论文并冲击顶级学术期刊。
本项目对申请人学科背景不限,但需对市场学有浓厚兴趣,并修读过商科本科课程,也欢迎具有文科、理工学科背景人士报考。
??
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
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旨在为有志于从事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领域研究工作的优秀学子提供深造机会,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人才。项目的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信息系统、运营管理和其他相关领域。
在成为博士候选人前,学生需通过课程学习夯实基础,其中授课课程按照两个专业方向划分。运营管理方向的核心课程为随机过程、优化理论与算法、数量方法概论、微观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运营管理研究方法,信息系统方向的核心课程为数量方法概论、微观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信息系统阅读、信息系统研究方法、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统计方法论。学生在成为博士候选人之后,将与一名或多名教授双向选择,共同探索信息系统或运营管理领域前沿课题,合作完成论文并冲击顶级学术期刊。依托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广泛的业界联系,学生还可以接触并参与知名企业的信息系统或运营管理实践。
本项目对申请人学科背景不限,但需对信息系统或运营管理有浓厚兴趣,并修读过运筹学、经济学、统计学和微积分等本科课程,也欢迎具有理工学科背景人士报考。
?
??
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涉及交叉科学和可转化技术的学科,它整合化学、物理、数学、工程等基础学科知识,将工程学原理和设计概念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解决临床医学方面的问题,达到服务健康、改善健康的目的,例如开发先进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进行各种疾病及癌症的诊断、监测、治疗和预防。
生物医学工程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致力于培养在生物学、医学和工程领域具有跨学科专业知识,面向世界的研究型人才,并通过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生物成像、生物材料及3d打印、组织工程、神经工程、生物传感器及医疗器械设计及制造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学科正在组建一支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教学与科研体系,从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整体教育和研究水平,从多维度精准诊断到个性化治疗取得一批系统性的原创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科研人才。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