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点考研网权彧平的微博(考研网上报名考试方式)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16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局。

2.占田制

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又称占田课田制。占田课田制把占田制和田税制结合在一起,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课田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占田数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田地的数量,课田是国家征收田租亩数,每亩纳粮八升。晋武帝的占田制是以西周的井田制为模式的,在当时的土地私有制下是行不通的,其限制兼并的用意也难以实现。

3.探马赤军

蒙元时期军队的一种。探马赤意为“探马官”。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挑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与蒙古军由各千户的士兵编成不同,探马赤军是由各部挑选的士兵混合组成。有元一代,始终保持探马赤军的建制。

4.倭寇

14-16世纪劫掠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但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爱国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在广大军民支持下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5.迁海令

迁海令又名迁界令,是满清政府为对付在台湾的明朝残余力量,以断绝中国大陆沿海居民对其之接济的政策。清朝初年,满清统治阶级为了对付台湾郑成功父子领导的东南抗清力量,以及防止沿海人民造反起义,实行了大规模强制迁徙濒海居民的法令,史称迁海。清廷正式发布迁海令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颁布了将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的迁海令。康熙元年(1662年),辅政大臣鳌拜下令从山东省至广东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50里,并将该处的房屋全部焚毁,以及不准沿海居民出海的措施。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由于朝廷认为措施已收成效,加上不想继续影响沿海地区的民生,终于允许复界。这一后果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满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航海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最终让西方的军舰横行于中国海上。

6.时务报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创办的重要刊物之一。1896年8月汪康年、黄遵宪在上海创刊,邀请梁启超为主笔,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创刊后即连载梁启超著《变法通议》。该报以新颖的言论和流畅的文笔风行海内,影响深远,对维新运动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98年停刊。该报是研究戊戌变法史的重要资料。

7.非常国会

非常国会是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政权的议事机构。1921年曾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1922年6月16日,因陈炯明叛变非常国会也退出

历史舞台。1921年,孙中山依靠陈炯明在广州建立政权。同时,非常国会正式成立,被段祺瑞废除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在广东地区恢复。同年四月,非常国会在广州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在这之间,非常国会恢复了很多被废除的法律。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非常国会也退出历史舞台。

8.资政院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置的中央咨议机关。1910年10月,资政院正式成立。资政院采取一院制,有议定国家税法、预决算、公债、制定法规等职权,但因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可否,实际上是清政府御用机关,无任何实权。1912年2月,清帝退位后,资政院解散。

9.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的机构,附属于总理衙门。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以后兼收年岁较长的满汉科举出身人员。是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1901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二、简答题

1.西周分封制

(一)内容。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最重要的封国有: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在今河南汲县北齐,太公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鲁,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周室辅政,子伯禽就国,都奄(今山东曲阜);宋,商纣异母兄弟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燕,召公奭的封国,都蓟(今北京);晋, 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都唐(在今山西翼城西)。

(二)特点。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桿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三)意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2.成吉思汗的措施

(1)千户制是建国后成吉思汗重新分配全体蒙古百姓的制度,分授95名有功的贵戚、功臣为千户长世袭统治。该制度是蒙古国基本的军事、行政单位,从此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组织。

分封制意即成吉思汗将大蒙古国的土地、人民视为其黄金家族共产,所以主要在亲族、子弟之间分配,从而使各家封地形成相对独立的封国。其个别勋臣和姻亲也享受到“恩赐”分封的权利。

(2)怯薛指草原贵族亲军。大蒙古国建立后,怯薛军多抽调千、百、十户子弟中身强体健、有技能者组成。平时负责保卫汗庭、各种杂役;战时是蒙古的精锐部队,称为大中军。成吉思汗亦给以怯薛足够高的地位。怯薛也是以质子控制臣下的有效手段。

(3)大断事官是蒙古国最高司法行政长官,负责民户分配、刑罚。后渐渐简化为司法长官。成吉思汗逐渐取得蒙古地区统治地位的过程中,以蒙古人的习惯法为基础,同时不断增补,记录成册,最后形成内容广泛、全体国民无不遵守的法令和规范——大扎撒。

3.中国30年代社会史论战

中国社会史论战。这场论战主要由新生命派的陶希圣等人和托派对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批判而鼓动起来。论战双方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郭沫若首先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系指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后又认为等于奴隶制以前的族长制。李季认为是指希腊、罗马奴隶制并行而又先于封建社会的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2)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的问题。李季认为原始社会崩溃后,中国则进入以土地国有为特征的亚细亚式的社会。郭沫若根据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等古代文献,最早肯定中国奴隶制社会存在,并认为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吕振羽指出殷代是奴隶社会。(3)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秦汉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李季认为,中国真正的封建制度仅与周代相始终,秦以后就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代。梅思平认为秦以后中国社会完全是商业资本主义社会。陶希圣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在战国时代就因为商业资本的发展而崩溃了。郭沫若、吕振羽都认为从秦汉到鸦片战争。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阶段。

4.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变动

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实现推翻封建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在从事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文化的斗争。辛亥革命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也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1.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通过报纸、刊物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鼓动工作。此时民主思想的传播重要特征就是它几乎抛弃了维新派“托古改制”的外衣,也不带任何神学色彩。而是直接依据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国家、法权学说以及进化论的观点在理论上论证封建君主专制存在的不合理以及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必然性具有非常鲜明的近代性质和政治明朗性。这为拯救祖国的危亡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增添了许多内容。

2.辛亥革命的巨大变革,使得人民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革命派革旧立新,旧制度颠覆,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打破了政治舞台上的沉闷局面,促使社会思想活跃了起来:首先,人民对政治生活产生了兴趣,参政意识大大增强;同时,参政的需要促使人民开始学习政治和法律知识;妇女也解放出来,开始参与革命活动。同时,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大解放,使各种主义、思潮有机会在中国社会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3.辛亥革命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民主运动,由爱国与民主相结合爆发的革命具有新时代的明显特征,它表明辛亥革命是民族觉醒的产物,也是民众觉醒的产物。革命派通过革命宣传和革命传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而民族觉醒又推动了爱国革命运动的发展,革命者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结在一起,革命的机遇培育了革命者,革命者在革命中又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民族的历史使命。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格局的变动

(一)国家机构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一些新的统治机构。

1、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 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仍位列六部之首。该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融入国际外交体系,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2、南、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改设而成,总管南洋各口通商事务,由两江大臣兼任。北洋大臣,1861年设立。初为三口通商大臣(牛庄、天津、登州),1870年,改称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的通商、交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二者与总署的关系:总署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

3、总税务司

1853年,英法美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行政权。次年,三国领事与地方官吏吴健章订阅协定,由三国各派各派税务司一人,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是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滥觞。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设立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由洋人担任,管理全部海关税务,由赫德长期担任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的成立对于中国海关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却是一个国际官厅,西方列强往往利用它来干涉和影响中国内政、外交。

4、同文馆

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官办近代学校,主要从事培养外语文字、科学技术人材。语言方面,英法俄德日五馆,科学技术方面,1866年起添设算学馆、化学馆、格致馆、医学馆。它近代中国培养了为一批翻译和外交人才,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二)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政变的影响:解决了清王朝中央的权力斗争,对清王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力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央,慈禧太后获得实际最高的统治权;奕訢也取得诸多权力,在朝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此后二者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地方上,慈禧不仅依重曾国藩,政变后不久即授权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均受其统辖。而且,在用人上听从曾的意见,于是大批湘淮军将领出任总督、巡抚,改变了总督和巡抚由旗人为主的局面,1864年以前攻陷天京以前,有21人任过总督、巡抚。这些出身湘淮军的督抚不仅掌握了地方用人和财政大政,而且掌握有军事大权。这就为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起了催生作用。政变也是清政府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上的一个新的重大转折点,它改变了过去清政府和侵略者互相疑忌的状态。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太平天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三)政变后对外政策

1、外交战略的改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已经体会到外国侵略者并不想将清政府一举推翻,而是要其维护和满足他们的侵华利益。奕訢的认识颇具代表性,他说:“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这种观念变化表明,主持外交的奕訢等人认识到条约的重要性,从此承担起条约义务,进而主张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并主张:一方面在坚守条约的情况下维持和局,另一方面要“自图振兴”。也就是说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近代中国的妥协外交由此产生。

2、借师助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清廷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慈禧排除异己,独揽大权。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抵抗转变为争取外国人的支持,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变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由于双方都是处于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最终勾结在了一起,而“借师助剿”就是二者的实际行动。

6.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一)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雪了鸦片战 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面对强敌入侵及 空前的民族危难,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结成国内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及海外华人、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与解放,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完整,成为中国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应有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歼灭日军最多,对日本国力的消耗最大,在对日作战中作出的牺牲也最大,并有力地支援、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在历史灾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表现出与民族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抗战力量的广泛动员、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民众参政意识的提高,提出了改变中国现状、前途和命运的要求,经过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部分外交上的胜利。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强国的真正实力,但毕竟与美、英、苏并列跻身四强行列。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通过进步、正当的和抗日救亡团体的宣传和组织,广泛地动员了城乡民众,尤其是乡村农民的抗日力量。广大农民为抗战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农民提供的粮食、兵役等,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长期抗战。

三、论述题

1.唐藩镇割据局面与中央斗争

唐后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一,唐睿宗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对边地的统治,防范吐蕃、回纥的进扰,开始始设节度使及其军队,称为“方镇”或“藩镇”。玄宗以后,府兵制废弛。在节度使的统领下,边兵们一面戍防,一面屯田生产,他们的家属也随军迁到边远地区。逐渐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集于一身。

第二,唐朝中央的政治自玄宗后期开始每况愈下。玄宗时,李林甫和杨国忠辅政多年,胡作非为,搞得朝政腐败不堪。当时,各地藩镇的总兵力已膨胀到四十多万人,多是雇来凑数的商贩、游民,根本不能打仗。在这种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之下,藩镇割据已是不可避免。

第三,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在平叛过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的称号,从而增设了大批节度使。其中,尤以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承德节度使李宝臣势力最强,史称“河北三镇”或“河朔三镇”。以后,在山东、河南、江淮、关 中等地都设有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危害:(1)藩镇割据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由于藩镇和唐中央以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所以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断。如德宗朝的“四镇之乱”、宪宗朝的“淮西之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由于藩镇势力的强大,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力量,严重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唐朝廷也在缩小了的地盘内变本加厉地掠夺人民。 9世纪初年,江南只有一百四十万民户却要负担唐朝八十多万军队的粮饷,历史上称之为“两户养一兵”。(3)各镇军阀在辖区内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唐朝灭亡以后,割据局面又进而演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战。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论述清末预备立宪

(一)原因。(1)日俄战争后,日本以小国而击败大国的事例给饱经列强欺侮的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日本明治立宪以后的蒸蒸日上,朝野有识之士通过比较,基本上认为日本进行西方法律文化改革而建立立宪政体,是其摆脱落后而跃入强国之列的根本原因。(2)1905年7月,清政府决定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派大臣到欧美各国考察宪政的做法,派遣亲贵重臣先行对欧美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12月,载泽、尚其享、李盛铎、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奉旨分别前往欧美和日本考察政治。1906年8月,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诏定国是,仿行宪政。

(二)主要措施。清政府于9月1日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指出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 行宪政,应先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定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 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

(1)改革官制,确立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11月6日,清廷宣谕按奕劻等厘定的新官制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理藩院为理藩部,大理寺为大理院,都察院为都御使、副都御使,其中,法部管司法,大理院管审判,都御使负责纠察行政缺失;将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并入礼部,工部并入商部,取名农工商部,增设专管轮船、铁路、邮政的邮传部;内阁、军机处、外务部、吏部、学部等部门不变;准备设海军部、军谘处、资政院、审计院等。1907年,清政府又对各省官制进行了改革。

(2)1908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有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院、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统帅陆海军及编订军制、宣战议和及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及发布命令等权力,并总揽司法权。同时它也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以诏令变更法律,这就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对臣民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有获得人身保护等权利。

(3)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了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

4.论述中华民国历史分期

中华民国的历史按照中央政权更迭与地理政治情势,可划分大陆时期(1912年—1949年)、台湾时期(1949年—迄今)等两大时代:大陆时期可分为北洋政应时期(1912年—1928屮;俗称“民国初年”,含建国初期的两次临时政府) 与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49年;含1947年行宪至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台湾前之时期),台湾时期可分为戒严时期(1949年—1987年)与民主化时期 (1987年至今)。

清朝宣统三年八月十九(西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成功发动辛亥革命。隔年(西元1912年)阳历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在同年继承清朝国祚,因而被世界各国长期认可为中国的代表:其于1912 年至1949年间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外蒙古、新疆、西藏等边地控制不深),并在1945年起统治台湾。建国初期由军阀势力为首的北洋政府所领政,至1928年北伐结束后被中国国民党建立的国民政府取代,实施以党领政的训政体制,国家建设逐渐开展;1937年与日本全面爆发战争,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部份。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民国政府应各界要求在1947年正式颁布宪法、实施宪政,同时间与中国共产蚩今面爆发内战失利,于1949年底讦往台湾,失去中国大陆领土统治权,形成与中国共产党律立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相隔台湾海峡西崖分治局面。

中华民国退守台澎金马后,在两岸对峙下,持续执政的中国国民党一方面透过戒严长期施行威权统治,使人权受到损害,被称为“白色恐怖”,另一方面以台湾为“复兴基地”太力发展经济津设,使经济与社会快谏发屏,也使虫坐民国在台湾从依赖农仆的发展中国家转铟为发汰国家。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国际地位转趋低落:之后在1970年代后期,以台湾本土派人士为首的党外运动不断争取政治的民主化。在座战渐趋缓和之下,中华民国在1987年解严恢复宪政,并从1980年代后期起实施一连串的民主化改革,更在2000年实现第一次政党轮替:除此之外,与中国大陆的非政治交流也在解严后逐渐恢复。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开展,国家体制渐与台湾社会相融合,公民社会开始成形。现今的中华民国于国际间常因地理位詈诵称为“台湾”、或因政治因素权亩称为“中华台北”、 “台湾地区”等,以经济与民主成就闻名于世。

?

2016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局。

2.占田制

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又称占田课田制。占田课田制把占田制和田税制结合在一起,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课田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占田数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田地的数量,课田是国家征收田租亩数,每亩纳粮八升。晋武帝的占田制是以西周的井田制为模式的,在当时的土地私有制下是行不通的,其限制兼并的用意也难以实现。

3.探马赤军

蒙元时期军队的一种。探马赤意为“探马官”。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挑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与蒙古军由各千户的士兵编成不同,探马赤军是由各部挑选的士兵混合组成。有元一代,始终保持探马赤军的建制。

4.倭寇

14-16世纪劫掠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但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爱国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在广大军民支持下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5.迁海令

迁海令又名迁界令,是满清政府为对付在台湾的明朝残余力量,以断绝中国大陆沿海居民对其之接济的政策。清朝初年,满清统治阶级为了对付台湾郑成功父子领导的东南抗清力量,以及防止沿海人民造反起义,实行了大规模强制迁徙濒海居民的法令,史称迁海。清廷正式发布迁海令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颁布了将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的迁海令。康熙元年(1662年),辅政大臣鳌拜下令从山东省至广东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50里,并将该处的房屋全部焚毁,以及不准沿海居民出海的措施。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由于朝廷认为措施已收成效,加上不想继续影响沿海地区的民生,终于允许复界。这一后果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满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航海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最终让西方的军舰横行于中国海上。

6.时务报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创办的重要刊物之一。1896年8月汪康年、黄遵宪在上海创刊,邀请梁启超为主笔,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创刊后即连载梁启超著《变法通议》。该报以新颖的言论和流畅的文笔风行海内,影响深远,对维新运动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98年停刊。该报是研究戊戌变法史的重要资料。

7.非常国会

非常国会是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政权的议事机构。1921年曾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1922年6月16日,因陈炯明叛变非常国会也退出历史舞台。1921年,孙中山依靠陈炯明在广州建立政权。同时,非常国会正式成立,被段祺瑞废除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在广东地区恢复。同年四月,非常国会在广州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在这之间,非常国会恢复了很多被废除的法律。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非常国会也退出历史舞台。

8.资政院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置的中央咨议机关。1910年10月,资政院正式成立。资政院采取一院制,有议定国家税法、预决算、公债、制定法规等职权,但因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可否,实际上是清政府御用机关,无任何实权。1912年2月,清帝退位后,资政院解散。

9.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的机构,附属于总理衙门。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以后兼收年岁较长的满汉科举出身人员。是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1901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二、简答题

1.西周分封制

(一)内容。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最重要的封国有: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在今河南汲县北齐,太公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鲁,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周室辅政,子伯禽就国,都奄(今山东曲阜);宋,商纣异母兄弟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燕,召公奭的封国,都蓟(今北京);晋, 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都唐(在今山西翼城西)。

(二)特点。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桿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三)意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2.成吉思汗的措施

(1)千户制是建国后成吉思汗重新分配全体蒙古百姓的制度,分授95名有功的贵戚、功臣为千户长世袭统治。该制度是蒙古国基本的军事、行政单位,从此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组织。

分封制意即成吉思汗将大蒙古国的土地、人民视为其黄金家族共产,所以主要在亲族、子弟之间分配,从而使各家封地形成相对独立的封国。其个别勋臣和姻亲也享受到“恩赐”分封的权利。

(2)怯薛指草原贵族亲军。大蒙古国建立后,怯薛军多抽调千、百、十户子弟中身强体健、有技能者组成。平时负责保卫汗庭、各种杂役;战时是蒙古的精锐部队,称为大中军。成吉思汗亦给以怯薛足够高的地位。怯薛也是以质子控制臣下的有效手段。

(3)大断事官是蒙古国最高司法行政长官,负责民户分配、刑罚。后渐渐简化为司法长官。成吉思汗逐渐取得蒙古地区统治地位的过程中,以蒙古人的习惯法为基础,同时不断增补,记录成册,最后形成内容广泛、全体国民无不遵守的法令和规范——大扎撒。

3.中国30年代社会史论战

中国社会史论战。这场论战主要由新生命派的陶希圣等人和托派对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批判而鼓动起来。论战双方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郭沫若首先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系指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后又认为等于奴隶制以前的族长制。李季认为是指希腊、罗马奴隶制并行而又先于封建社会的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2)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的问题。李季认为原始社会崩溃后,中国则进入以土地国有为特征的亚细亚式的社会。郭沫若根据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等古代文献,最早肯定中国奴隶制社会存在,并认为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吕振羽指出殷代是奴隶社会。(3)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秦汉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李季认为,中国真正的封建制度仅与周代相始终,秦以后就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代。梅思平认为秦以后中国社会完全是商业资本主义社会。陶希圣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在战国时代就因为商业资本的发展而崩溃了。郭沫若、吕振羽都认为从秦汉到鸦片战争。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阶段。

4.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变动

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实现推翻封建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在从事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文化的斗争。辛亥革命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也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1.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通过报纸、刊物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鼓动工作。此时民主思想的传播重要特征就是它几乎抛弃了维新派“托古改制”的外衣,也不带任何神学色彩。而是直接依据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国家、法权学说以及进化论的观点在理论上论证封建君主专制存在的不合理以及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必然性具有非常鲜明的近代性质和政治明朗性。这为拯救祖国的危亡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增添了许多内容。

2.辛亥革命的巨大变革,使得人民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革命派革旧立新,旧制度颠覆,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打破了政治舞台上的沉闷局面,促使社会思想活跃了起来:首先,人民对政治生活产生了兴趣,参政意识大大增强;同时,参政的需要促使人民开始学习政治和法律知识;妇女也解放出来,开始参与革命活动。同时,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大解放,使各种主义、思潮有机会在中国社会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3.辛亥革命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民主运动,由爱国与民主相结合爆发的革命具有新时代的明显特征,它表明辛亥革命是民族觉醒的产物,也是民众觉醒的产物。革命派通过革命宣传和革命传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而民族觉醒又推动了爱国革命运动的发展,革命者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结在一起,革命的机遇培育了革命者,革命者在革命中又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民族的历史使命。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格局的变动

(一)国家机构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一些新的统治机构。

1、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 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仍位列六部之首。该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融入国际外交体系,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2、南、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改设而成,总管南洋各口通商事务,由两江大臣兼任。北洋大臣,1861年设立。初为三口通商大臣(牛庄、天津、登州),1870年,改称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的通商、交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二者与总署的关系:总署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

3、总税务司

1853年,英法美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行政权。次年,三国领事与地方官吏吴健章订阅协定,由三国各派各派税务司一人,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是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滥觞。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设立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由洋人担任,管理全部海关税务,由赫德长期担任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的成立对于中国海关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却是一个国际官厅,西方列强往往利用它来干涉和影响中国内政、外交。

4、同文馆

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官办近代学校,主要从事培养外语文字、科学技术人材。语言方面,英法俄德日五馆,科学技术方面,1866年起添设算学馆、化学馆、格致馆、医学馆。它近代中国培养了为一批翻译和外交人才,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二)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政变的影响:解决了清王朝中央的权力斗争,对清王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力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央,慈禧太后获得实际最高的统治权;奕訢也取得诸多权力,在朝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此后二者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地方上,慈禧不仅依重曾国藩,政变后不久即授权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均受其统辖。而且,在用人上听从曾的意见,于是大批湘淮军将领出任总督、巡抚,改变了总督和巡抚由旗人为主的局面,1864年以前攻陷天京以前,有21人任过总督、巡抚。这些出身湘淮军的督抚不仅掌握了地方用人和财政大政,而且掌握有军事大权。这就为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起了催生作用。政变也是清政府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上的一个新的重大转折点,它改变了过去清政府和侵略者互相疑忌的状态。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太平天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三)政变后对外政策

1、外交战略的改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已经体会到外国侵略者并不想将清政府一举推翻,而是要其维护和满足他们的侵华利益。奕訢的认识颇具代表性,他说:“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这种观念变化表明,主持外交的奕訢等人认识到条约的重要性,从此承担起条约义务,进而主张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并主张:一方面在坚守条约的情况下维持和局,另一方面要“自图振兴”。也就是说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近代中国的妥协外交由此产生。

2、借师助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清廷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慈禧排除异己,独揽大权。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抵抗转变为争取外国人的支持,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变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由于双方都是处于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最终勾结在了一起,而“借师助剿”就是二者的实际行动。

6.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一)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雪了鸦片战 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面对强敌入侵及 空前的民族危难,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结成国内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及海外华人、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与解放,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完整,成为中国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应有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歼灭日军最多,对日本国力的消耗最大,在对日作战中作出的牺牲也最大,并有力地支援、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在历史灾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表现出与民族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抗战力量的广泛动员、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民众参政意识的提高,提出了改变中国现状、前途和命运的要求,经过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部分外交上的胜利。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强国的真正实力,但毕竟与美、英、苏并列跻身四强行列。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通过进步、正当的和抗日救亡团体的宣传和组织,广泛地动员了城乡民众,尤其是乡村农民的抗日力量。广大农民为抗战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农民提供的粮食、兵役等,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长期抗战。

三、论述题

1.唐藩镇割据局面与中央斗争

唐后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一,唐睿宗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对边地的统治,防范吐蕃、回纥的进扰,开始始设节度使及其军队,称为“方镇”或“藩镇”。玄宗以后,府兵制废弛。在节度使的统领下,边兵们一面戍防,一面屯田生产,他们的家属也随军迁到边远地区。逐渐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集于一身。

第二,唐朝中央的政治自玄宗后期开始每况愈下。玄宗时,李林甫和杨国忠辅政多年,胡作非为,搞得朝政腐败不堪。当时,各地藩镇的总兵力已膨胀到四十多万人,多是雇来凑数的商贩、游民,根本不能打仗。在这种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之下,藩镇割据已是不可避免。

第三,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在平叛过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的称号,从而增设了大批节度使。其中,尤以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承德节度使李宝臣势力最强,史称“河北三镇”或“河朔三镇”。以后,在山东、河南、江淮、关 中等地都设有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危害:(1)藩镇割据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由于藩镇和唐中央以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所以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断。如德宗朝的“四镇之乱”、宪宗朝的“淮西之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由于藩镇势力的强大,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力量,严重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唐朝廷也在缩小了的地盘内变本加厉地掠夺人民。 9世纪初年,江南只有一百四十万民户却要负担唐朝八十多万军队的粮饷,历史上称之为“两户养一兵”。(3)各镇军阀在辖区内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唐朝灭亡以后,割据局面又进而演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战。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论述清末预备立宪

(一)原因。(1)日俄战争后,日本以小国而击败大国的事例给饱经列强欺侮的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日本明治立宪以后的蒸蒸日上,朝野有识之士通过比较,基本上认为日本进行西方法律文化改革而建立立宪政体,是其摆脱落后而跃入强国之列的根本原因。(2)1905年7月,清政府决定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派大臣到欧美各国考察宪政的做法,派遣亲贵重臣先行对欧美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12月,载泽、尚其享、李盛铎、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奉旨分别前往欧美和日本考察政治。1906年8月,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诏定国是,仿行宪政。

(二)主要措施。清政府于9月1日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指出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 行宪政,应先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定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 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

(1)改革官制,确立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11月6日,清廷宣谕按奕劻等厘定的新官制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理藩院为理藩部,大理寺为大理院,都察院为都御使、副都御使,其中,法部管司法,大理院管审判,都御使负责纠察行政缺失;将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并入礼部,工部并入商部,取名农工商部,增设专管轮船、铁路、邮政的邮传部;内阁、军机处、外务部、吏部、学部等部门不变;准备设海军部、军谘处、资政院、审计院等。1907年,清政府又对各省官制进行了改革。

(2)1908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有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院、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统帅陆海军及编订军制、宣战议和及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及发布命令等权力,并总揽司法权。同时它也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以诏令变更法律,这就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对臣民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有获得人身保护等权利。

(3)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了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

4.论述中华民国历史分期

中华民国的历史按照中央政权更迭与地理政治情势,可划分大陆时期(1912年—1949年)、台湾时期(1949年—迄今)等两大时代:大陆时期可分为北洋政应时期(1912年—1928屮;俗称“民国初年”,含建国初期的两次临时政府) 与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49年;含1947年行宪至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台湾前之时期),台湾时期可分为戒严时期(1949年—1987年)与民主化时期 (1987年至今)。

清朝宣统三年八月十九(西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成功发动辛亥革命。隔年(西元1912年)阳历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在同年继承清朝国祚,因而被世界各国长期认可为中国的代表:其于1912 年至1949年间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外蒙古、新疆、西藏等边地控制不深),并在1945年起统治台湾。建国初期由军阀势力为首的北洋政府所领政,至1928年北伐结束后被中国国民党建立的国民政府取代,实施以党领政的训政体制,国家建设逐渐开展;1937年与日本全面爆发战争,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部份。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民国政府应各界要求在1947年正式颁布宪法、实施宪政,同时间与中国共产蚩今面爆发内战失利,于1949年底讦往台湾,失去中国大陆领土统治权,形成与中国共产党律立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相隔台湾海峡西崖分治局面。

中华民国退守台澎金马后,在两岸对峙下,持续执政的中国国民党一方面透过戒严长期施行威权统治,使人权受到损害,被称为“白色恐怖”,另一方面以台湾为“复兴基地”太力发展经济津设,使经济与社会快谏发屏,也使虫坐民国在台湾从依赖农仆的发展中国家转铟为发汰国家。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国际地位转趋低落:之后在1970年代后期,以台湾本土派人士为首的党外运动不断争取政治的民主化。在座战渐趋缓和之下,中华民国在1987年解严恢复宪政,并从1980年代后期起实施一连串的民主化改革,更在2000年实现第一次政党轮替:除此之外,与中国大陆的非政治交流也在解严后逐渐恢复。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开展,国家体制渐与台湾社会相融合,公民社会开始成形。现今的中华民国于国际间常因地理位詈诵称为“台湾”、或因政治因素权亩称为“中华台北”、 “台湾地区”等,以经济与民主成就闻名于世。

?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