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三战考生上岸上海理工大学MPAcc的考研路_院校_城市_目标.txt

原标题:放弃幻想、轻装前行,上岸比完美更重要——三战考生上岸上海理工大学mpacc的考研路

人生路漫漫,我们总会遇到不计其数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成功上岸 上海理工大学mpacc学长带来的经验分享吧!

「 如果大家真的有梦想,而愿意努力且长期坚持的话,梦想终究会有天“奇怪”地,同时又带点遗憾的实现」这是一个演员在获奖时的感言,我深以为然。

完美的世界已是幼时的想象与憧憬,年纪渐长会发现,成人世界,万事不易。温暖的鸡汤爽口却不真实,人生哪能多如意。考研亦是如此,开始时我们有梦,有远大的目标,而一路颠沛流离,才发现能够恰如其分地实现梦想是如此奢侈,被命运垂青的人终占少数。

经历了三次考研,今年终于上岸上海理工大学。诚然,这是微调过的目标。而某种意义上的「 妥协」,却让我最终实现了考研的理想。虽不完美,但却弥足珍贵,也始终是人生向前的一大步。知足或许不会常乐,但是 放弃幻想才能轻装前行,脚踏实地,让昨天的遗憾留在昨天,利用好手中的「筹码」,向下一阶段的梦想进发,避免下一次遗憾的发生,这何尝又不是人生的主旋律。

三次考研,三个春夏秋冬为考试而准备。在此期间积累的一些学习小心得,在此与各位分享。

01

关于择校

择校是一个 系统工程,择校的 本质是一场信息战。对于学校情况的把握,对于自我的准确认知都最终决定了我们的决策质量。

择校作为一个重大的决策,适当的「纠结」是应该的。对于重大的,不可逆转的决策,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 收集足够多的信息,决策的第一要务是给自己创造足够多的好选项,大多数决策失败来源于在几个都不够好的选择中反复纠结。

最终,在优质的选项中结合自身情况,听从内心的声音。下面是我的决策路径,也有很多同学是目标院校明确,不论在那个城市都无妨,这也没错。选择没有对错之分,我的流程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供各位考研的朋友参考:

??step 1

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城市。比起目标城市近年发展状况,gdp数值,城市的未来成长性这些非常理性客观的指标,我认为这一步的选择,偏感性的选择也是无妨的。比如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喜好,自己的爱好在目标城市能否施展,甚至饮食口味,这都是重要的一部分。

这并非「不务正业」,而是漫长辛苦备考, 选择一个自己真正出于本能,发自内心想要去的城市,这才是一切行动最大的内驱力。

我选择了上海。第一,这是一个放眼全球都能称之为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作为一个商科专业,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未来有充足的就业选择,就业之后也有足够宽广的前景;第二,我喜欢上海这座城市所展现的气质,贯通中西,开放包容,公民精神显著(一种公民所应具有的关注公共事务、投入公共事业的意愿和热情);第三,我的爱好是看音乐演出和展览,上海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殿堂,是爱好者的天堂。

综合以上三个原因,我选择了上海。 并非所有选择都需要理性,选择院校所在城市就是如此,但请 充分考虑。

?? step 2

根据城市,根据自己 过往学习经历展现出的学习能力,选择3所左右梯度明显的目标院校。

为什么是过往学习能力,因为在真正开始备考前,我们需要清楚知道我们的「上限」在哪里。 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太高估自己。梦想可以远大,但需有限度,选择一个难度与自身实力完全不相符的学校,是毫无意义的。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我的本科并不是名校,专业知识积累谈不上拔尖,在学习方面缺乏长期自律性,我也选出了三所院校,这三所院校在几次考研中基本相对固定,没有过大变化。依次是 上海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梯度也很明显:

上海大学——市属区域性 211名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专业强相关双非一本

上海理工大学——专业弱相关,地区老牌一本院校

?? step 3

根据准备情况,收集充足数据,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选。

首先是 收集数据,通过院校研招网等渠道,收集到往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录取考生平均分等重要数据,观察分数线趋势。上海地区可以直接通过 魔都mpacc公众号进行检索。 数据集中,且有多所院校的横向比较,严谨性有充足保障。

8—10月份根据自己的真实模考水平,选择自己能力相匹配的院校。「 不同院校多对比,同档次院校少纠结」,对于不同的院校,自己的水平如果恰处中间,的确让人纠结。

此时需要考虑 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冲还是保?考研失败是否有plan b?自己家庭的支持情况,以及自己预期几年内进入就业市场?这些综合的因素都需要考虑清楚。

而同一档次,录取分数也接近,社会认可度也相似的院校则需要少纠结,快速做决定。我最终选择了 上海理工大学,判断的依据,一是我的水平并没有相较于前两次考研有明显的大提高,报 上海大学有一定的风险;二是受考研人数持续冲击的影响,我认为 211的竞争更激烈,风险更大;三是第三次考研,我希望 完成优于完美,没有什么比稳定上岸更重要。最终,选择了求稳。

02

初试备考篇

?? 数学

树立信心,迎难而上

我不是一个擅长数学的人,对数学不太灵光。我一直觉得数学很难,在逃避数学。但是我意识到这样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决定勇敢跳出舒适圈,向老师竞选了数学答疑助手,在同学的答疑需求督促下提高自身水平。逐渐也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慢慢也在提高中重拾信心。 愿意学习是学好、学精的必要前提,面对困难, 请不要畏惧。

「书」与「课」基本情况:

教材:王杰通《管理类综合联考数学分册》、王杰通《管理类综合能力高分突破数学分册》、王杰通《管理类联考数学1997-2022真题内部讲义》(非市售)

课程:述飞全年数学线下培训班王杰通主讲(二战)、 王杰通线上数学全程班(三战)

数学不是我最擅长的科目,学习方法也谈不上太多的创新。如上面所述,基本都是跟随 王杰通老师来学习,从一而终。这里想大家安利一下这名老师,讲课深入浅出, 既会照顾到基础不好的同学,也会适当对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拔高。

据我所知, 王杰通老师没有参与团队的太多营销活动,心思基本都在教学研发当中, 非常值得信任的一位老师。最新的消息, 述飞考研机构今年继续与王杰通老师深度合作,对于参与过线上与线下王老师正版培训班的我,始终觉得 线下班的效果是更好的。能够现场与王老师进行交流与答疑,在教学上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余地,能够根据班级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进度的微调。推荐今年有报班的打算的同学,在适应王杰通老师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线下班。

具体的学习,就是根据王老师网课进度,从 3月开始学习数学分册,数学分册是一本相对基础的教程,适合在6月之前过一遍,而在强化阶段进入 《题源教材》的学习,这是王杰通老师的集大成之作,其丰富程度在业界无人能比。

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我,学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无论学习能力如何,数学学习一定要保证进度,不能中断。题源教材尽管难,但我还是尽力过了两遍。我的心得是: 复盘十分重要,牢固掌握比高速向前更重要。于是我每天在学习数学之后,都会用一张a4纸记录下当日的收获,疑点,错题和在学习方法上觉得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在下一次的学习中,认真过一遍复盘笔记。

在 9月,进入真题的学习,王杰通老师的讲义囊括了管理类联考引入中国之后的所有真题,有选择性地完成参考价值大的年份真题, 发现短板,再继续加强短板章节的学习。对于模拟题,数学是值得做一些优质模拟题的,因为数学更像是一个 「经验积累型」的考试,知识面越广,数学手段越多,都能够为解题能力的提升而服务。且数学题不太存在很显著的「真题感」,所谓「真题感」也就是说真题相较于市面上的所有模拟题有独树一帜的风格,造成了极强的排他性。数学我认为该特点并不显著,因此 做适当的模拟题,也并不会模糊和削弱自己对真题的「感觉」。

?? 逻辑

「书」与「课」基本情况:

教材:述飞机构《逻辑导学讲义》2022考研版、 陈慕泽《综合逻辑逻辑历年真题解析》、陈慕泽《逻辑精选450题》、挑灯成硕《2023逻辑历年真题分类训练》、赵鑫全《鑫全讲真题 逻辑》

课程:述飞机构线上逻辑导学班(2022考研)、 述飞机构线下逻辑提高班 王诚主讲(2022考研)、逻辑救命班线上课 王诚(2023考研)

从书与课的情况,就可以清晰反映出这个科目的学习特点: 重实践,重真题。

我在2021年准备2022考研时上过述飞的导学课,当时是 从前期的网课到线下的拔高,很系统的一套课程。而在导学课中学习过基本的逻辑理论知识后,三战的备考就没有再看过基础理论。而是 对真题进行反复、不厌其烦地打磨,分类与总结。 因此我买了不同老师的真题,旨在积累不同的做题解法与思路。

而逻辑的学习,在打好基础知识后,基本就是通过真题来练习与提高。我的个人建议 以真题为主线,理论知识随时查漏补缺,不要进入背景知识的陷阱。真题,按照年序做三遍,按照分类版真题做一遍,按照自己梳理的典型真题做一遍。

在真题的过程中,有 任何理论和知识点的欠缺(如不知道什么是三段论,不知道德摩根律), 马上回过头去看导学课查漏补缺。而逻辑题作为文理结合的考查方式,其题干必然会引入一些背景知识,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有些同学过于执迷于这些细节,甚至去补相关知识。其实这样的方向完完全全错了,任何背景知识皆是表象, 内核还是对逻辑知识的考察,切忌「较真」。

对真题有了掌握,自己要学会 总结年份之间,题目之间的共性,并自己找到相关联的题目,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久而久之,便能触类旁通。

?? 写作

「书」与「课」基本情况:

教材:挑灯成硕《2023管理类综合能力写作真题》、 挑灯成硕《思库论说文详解》

课程:日常生活(这是写作科目最好,最有效的课程)、 述飞机构线下写作点睛班 王诚主讲(2022考研)、逻辑救命班线上课 王诚(2023考研)

写作实考分数: 52分(上海)

在我的理解中,写作表面上是在考察写作, 实则是在考察生活经验,社会观察与你的语言习惯。一个日常生活中就不重视逻辑与条理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算套用模板,也必然是生硬的。

因此,写作的第一步, 观察生活,养成生活中注重逻辑的好习惯。观察生活,关心在身边发生的大小事,看看别人对事物的评价,关注那些平时习以为常的城市标语,听听新闻里那些一成不变的阐述,看看那些看似无聊的营销短信,从中能学到什么写作技巧?生活便是最好的课堂。 「日常生活即是最好的备考」,一些生活中的坏习惯会带到备考之中,如拖延、犹豫不决。

而如果在 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管理类联考可谓意义非凡。认真编辑每一段发给别人的文字,在开口表达前认真思考,阐述观点时逻辑鲜明。清洁语言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希望能做到平实简洁,没有自以为是的幽默和不合时宜的阴阳怪气。

不用同音字或拼音首字母替换现成词汇;中英文混用要十分注意语境;拒绝词语中的萌化;时刻警惕隐藏在文字中的矮化与歧视。 这些良好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将为我们逻辑、写作的准备提供 助,写出有逻辑的文章成为了水到渠成之事。

有了生活的积累,学习理论与技巧就会轻松得多。写作的理论更多的是对考试形式,格式要求的了解,而没有统一的范式规定一篇文章应该怎样行文。

进入到 真题阶段,就是 不断地写,不断地改。初期在电脑上写作,方便修改与拓展思路,不用对时间加以限制;进入到 模拟阶段开始在答题卡上写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优于完美, 一切以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内容来考核,不要给自己预定时间之外的调整空间。

这一切,都是 为了模拟考场上的各种变数,一篇极好的文章没有完成,和一篇一般的文章顺利完成,分数一定是后者更高。考官不会在乎你还有多少绝妙的句子没有写出来,这是考试的残酷现实, 既然选择,唯有适应。

至于批改, 最好的批改官便是自己,不用过分依赖他人批改。阅读了优秀的范文之后,可以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什么方面的思路需要积累,未来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积累都需要考虑。而 他人批改,我觉得 高分学长/学姐的批改效果好于直接找考研辅导老师批改,因为他们 更容易沉下心来看你的文章,找到很多细碎的毛病,也会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给你建议。而找 老师批改更多的是大方向的把握,老师很难进到你的文

章细节,给你更深入的建议。批改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总的来说, 写作依赖累积,没有积累的灵感是靠不住的。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养成看长文章的习惯,学会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与论证方式。久而久之,自己也能够有条理地写作。王诚老师的《思库》对我 助很大,从管理学认知的角度,为我提供了更多分析的角度与思路。

?? 英语

「书」与「课」基本情况:

教材:韦林朱伟恋词《5500词》、 高教社黄皮书英语历年真题、宋逸轩《考研英语三小门的逻辑》

课程:2022考研述飞线下英语全程班、 《阅读的逻辑》基础阶段课程、 英语二真题讲解课(年份版)、杨凡达&朱伟 考研英语写作最后点题班

英语是管理类联考科目非常重要的一科,大家的区分度不会很大,因此容错率也不高,在数学逻辑写作之外不容忽视。

在 单词方面,我认为基础的抄写、背诵、默写的模式并不太适合我,因此 我选择一门带讲解课程的单词课。也并非普通带记的讲解,而是从 单词构词法, 词根词缀来对单词进行记忆,还穿插英美文化的补充,以及一些文艺作品中的英语活用,课程非常有趣, 虽不「功利」,但长期来看, 非常「实用」。

我也每一次考研都坚持看,前后过了大概三轮。看到一些陌生的单词,也总能从词根词缀和词汇情感倾向入手,单词关算是没有成为障碍。

阅读就是 反复练习黄皮书真题,自己对每年的每篇真题进行 总结,做笔记,整理错题和文章的逻辑思路。并习惯为每篇文章取一个自己理解的小标题,便于加深印象与复盘回顾。如「20xx text2 草原竹榛鸡的发展故事」「20xx text2 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历史沿革」。

对于 考研英语写作,与论说文写作同理, 重在平时的练习。如积累阅读中好的表达和好词好句,在英语电影和英文新闻中积累地道表达……至于最后阶段的练习,可以找学长学姐批改, 根据整改意见补足短板。

03

复试备考篇

由于管理类联考的的考试特性, 复试具有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初试不涉及专业课考察。因此,大家的复试差距会更大,不同复试科目的区分度也更明显。我的目标院校 复试占比45%, 既可以逆袭,也容易翻车。因此,复试作为「临门一脚」,需要引起重视。

复试的专业课因校而异,但总来的说,请牢记一个大的原则 「复试考察的是你对院校参考书目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在xx专业上应该掌握的知识」简而言之,要有 重点与针对性。

所以,应该 聚焦于院校参考数目进行认真的准备,而不是 「广而不精」,去用cpa考试,初级会计考试,甚至是本科对应课程的学习笔记来应对复试,这都是不高效的。保有「收敛思维」,在复试上勇于做减法,以院校参考书目为准绳,认真准备。

而 面试和综合能力环节,请相信 自信与真诚是最大的武器,不必慌张,勇敢地表现自己。由于毕业了一段时间,对一些专业知识已经相对陌生,我的复试准备全依靠了 述飞上理工mpacc定向复试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四门专业课进行了梳理学习,解决了自学重点不清晰的情况。 老师都是业界出名的cpa老师,很有方法与经验,最终 学习负担并没有感觉很大,但在 实战中适用性非常强。

by the way

关于模考

所谓 模拟,就是实战前的仿真练习。模考在管理类联考科目的备考中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重熟练度的考试。模考不论是平时的单科目小测,还是临考前的套卷模拟,都需要认真对待。哪怕自己的准备工作还没做好,也不应该畏惧,而应该勇敢面对自己的短板,发现问题才是改善问题的开始。

在述飞机构线下学习期间,初期面对高频的数学小测,也觉得非常抵触,总觉得还没「准备好」,但其实 学习的规律就是永远不会真正的「准备好」。在讲解老师的鼓励之下,慢慢认真对待,最终对 数学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考研报名前, 至少应该进行三次的套卷模拟,以了解自己的真实实力。面对模考卷,很多同学都会显得格外「挑剔」,认为与真题有出入。但其实既然是模拟,必然与真题有差异。 面对偏难怪题目,我们也要 培养平静面对的能力,有侧重地完成每一套题目,不在刻意出的难题上浪费精力。这样到了实战,才能够遇事不慌,正常发挥。

04

写在最后

考研是一个选择,一个目标,是无数人青春日思夜想的憧憬。在此谈考研的初衷或许已是陈词滥调。看到这篇文章的很多朋友,想必已经把考研目标、规划都已经考虑得十分周全。而三次的考研准备给我究竟带来了什么?两次的失败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这也是我会时常思考的问题。

曾经看到一个研友写到「 我宣布,考研失败的痛是无法被抹平的。一开始,无论什么刺激都会难受大半天,再然后,只有一部分刺激会引起痛苦,再后来,就不那么容易引起痛苦了。但是这份痛苦绝对没有消失,它只是随着时间被藏在深层意识,虽然会慢慢减弱,但一定一直存在。 所以想要不痛苦,考研一旦开始,就必须成功」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便被击中,深以为然。

考研失利的痛苦不需要被美化,就是很难接受,就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转移,不是找朋友倾诉,找到新的事情忙碌或是运动可以解决的。而人生却无法停止向前, 可以消沉一段时间,但 不能踟蹰不前。

人生与未来除了考研还有诸多选择,而对于真正树立了考研目标的人考研一旦开始,就必须成功, 只有达到彼岸才能抹平一切遗憾与伤痛。而过往的经历,无疾而终的努力,彷徨、失望、痛苦、不安,都造就了更坚硬的自己,而这一切成为我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未来的风雨中,心安理得地面对好与坏的结果。

梦想不论是恰如其分,或是带有缺憾地实现,都 离不开长久和艰苦的努力。坚定地一个实干主义者,警惕自我感动与沉湎,努力不卑不亢,更诚实地面对自己与世界。即将走向考场的未来,只是在一天内兑现一个过去的结果而已。不能决定性的改变什么,只要不期待不劳而获,那么放松就好。祝福每一位考研的朋友,祝愿你们取得更好、更完美的结局。

请坚信努力的意义,坚持不遗余力地尝试,去接近最完美的可能性,永不言弃。

上海mpacc上岸交流群!

管综单科192分大神免费答疑

可以添加任意小助手邀请进群

sufedu001

sufedu018

sufedu00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