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福建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3福建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 舸飞)

2013福建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10*10
1、巴比伦之囚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耶路撒冷犹太居民被掠至巴比伦尼亚的事件。公元前587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次年攻陷耶路撒冷,该城大部分居民被掠至巴比伦尼亚。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的犹太人得以重返耶路撒冷。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民族凝聚力的孕育及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2、吠陀
印度上古时期的宗教历史文献。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之后的历史的史料主要保存在《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书中。“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书,是婆罗门祭司们祭神用的颂诗、经文和咒语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人的思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吠陀》共四部,即《梨倶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3、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美国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宣言》阐述了美国 对拉美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和“非殖民原则”。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这成为美国用来反对美洲以外的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排斥了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从而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扫清道路。
4、凯末尔主义
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在1919-1931年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过程中,凯末尔综合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实践和理论,系统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1931年土耳其人民共和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新党纲中,凯末尔主义被概括为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六项原则,后来还写进1937年宪法,从而成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5、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该计划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英、法、意、联邦德国等17个西欧国家先后接受了这一计划 ,对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圣德太子改革
6世纪末到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辅佐推古女皇进行的改革。推古十一年 (603年),模拟中国官阶制,制定冠位十二阶,规定官阶晋升不再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的才干和政绩为依据。604年又制定宪法十七条,作为贵族和官员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同时号召笃敬“三宝”(佛、法、僧),崇尚佛教,并在全国修建许多寺院。圣德太子改革为大化革新准备了必要条件。
7、八思哈制度
钦察汗国统治罗斯的军政制度。1243年,拔都以伏尔加河为中心建立钦察汗国,欧洲人称“金帐汗国”,首都设在萨莱。13世纪后期,钦察汗对罗斯的统治在逐步加强。1257年开始清查户口和土地,作为征税派役的依据,建立八思哈制度。八思哈,突厥语,意为“镇守官”。八思哈制度是一种军事政治组织,即由蒙古军官担任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最后由八思哈统一指挥,其职责是征收贡赋和监督当地居民。14世纪初废除八思哈制度。
8、重商主义
15至18世纪西欧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经济学说。亚当?斯密称之为“商业的或重商的体系”,故名。中心内容是:货币拥有量是国家贫富的标志,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金银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国家采取鼓励制成品出口、颁布航海法令、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给予贸易公司以垄断特权等方法直接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硬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制造业,扩大外贸出超,以获得大量货币输入。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但其对商业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逐渐废弃。
9、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10、七十七国集团
20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的发展中国家集团。1964年3月23日至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会上75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并决定在每次贸易会议开会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便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研究应采取的对策。此后该集团成员国不断增加,但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
二、简答4*20
10、古典时期雅典经历的关于处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关系的改革,原因,意义及影响(民主政治的历程与特征)
(一)发展历程。
(1)提秀斯改革:是指当时雅典某位头领和民众共同进行的创建城邦宪制的活动,它的中心内容是联合境内各村社建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提秀斯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把国内的公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贵族充任官职、执行法律,农民和手工业者只在公民大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绝不能当官掌权。
(2)梭伦改革: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三项重大改革措施是设立新的政权机构,贵族会议大受限制。第四项重大改革措施是颁布那些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规。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建立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的道路。
(3)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8-507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针对梭伦改革犹未 深入触动的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做了较彻底的改革。其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在组成新的选区之后,克利斯提尼便从10个部落各选50人组成新的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级皆可担任。各选区基层单位(相当于村庄的德莫斯)按人口比例确定的名额在合格的候选人中抽签产生。军事方面,以前按血缘部落征兵的办法现在改为按地区部落征兵,每部落提供一队重装步兵、若干骑兵及水手,并且选举一名将军为统领。10名将军组成将军委员会,由军事执政官任主席。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后一个措施是实行陶片放逐法(陶片是指选票),它是按公民投票来决定是否对某一公民实行政治放逐,因投票时把定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而得名。克利斯提尼改革继梭伦改革之后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
(4)伯里克利改革:第一,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第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第三,在公民大会和公民群众获得国家主权的同时,原有的氏族贵族势力则被铲除殆尽。第四,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放工资和补贴。综上所述,可见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但作为奴隶制 民主政治,它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
(二)基本特征。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权为基础,在保障成年男性公民参政权的条件下,强调公民的平等参与和轮流管理。具体而言,它以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城邦所有重大事务由公民投票进行决策;五百人议事会及陪审法庭成员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绝大部分官员也从公民中抽签选出,任期一年,且所有官员行使职权时均使用集体决策。
11、考迪罗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一)形成原因。考迪罗制度的形成是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诸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1)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大庄园制的存在和发展是产生考迪罗的终极原因。(2)随着西班牙殖民统治被推翻,拉美西班牙语国家迅即出现了政治真空,在缺乏调节机制的情况下,以武力夺取政权,就成为势所必然。此外,拉美长期以来有着军人干政、军人参政的历史传统。(3)独立战争的影响、阶级力量的相对平衡、拉美国家的不发达状态、群众没有民主意识以及反动的天主教会都使得考迪罗现象得以延续。
(二)影响。考迪罗制度对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正是由于考迪罗制度的存在,使拉美国家长期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考迪罗独裁——无政府状态”的恶性循环之中。
12、日本幕藩体制的特征
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德川幕府。德川幕府实行以幕府 为核心、诸藩为支柱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史称幕藩体制。
(一)将军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他是全国人民和土地的最高支配者。将军以下,幕府设“大老”“老中”和“若年寄”等三个重要官职,合称“三役”,辅佐将军管理幕府。三役以下设寺社、勘定、江户三奉行。地方政权是大名的藩国,藩主(大名) 在藩国内享有行政、司法、税收和军事的全权,但必须接受幕府的严格监督。为了巩固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身份制度和兵农分离制度,把全国居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不得混淆;武士必须集居城里,农民固定在农村。
(二)在对外关系方面,德川家康实行的是锁国政策。从1633年至1639年,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其主要内容是(1)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处以死刑;(2)取缔天主教传教士,对潜入日本的传教士应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3)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德川幕府奉行锁国政策长达两个多世纪之久,它虽然巩固了幕藩体制,却使日本与外界隔绝,不利于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尼克松主义的内容以及实质
1969年7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具体内容是:
(一)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二)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提出“以谈判代替对抗”。
(三)在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将“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改为“打一个半战争”的战略。
(四)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五)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全球霸权而采取的一种政策。其实质是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全球霸权而采取的一种政策。 其实质是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
三、论述3*40
1、15~16世纪以来西欧在政治,宗教以及自然科学上的变化
(一)这一时期在政治上是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时期。西 班牙通过再征服运动、王朝联姻统一了西班牙,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英法两国则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其特征是国王个人专权,也依据“君权神授”说,把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集于一身,并且依靠官僚制度和常备军,对全国实行集权统治。
(二)宗教改革。此阶段,西欧出现了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为形式的社会改革运动。1517年10月31日,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宗教改革运动期间,德国爆发了 1524-1525年的农民战争。 1536年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并在日内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英王亨利八世于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与罗马教皇决裂。16世纪后期起,天主教会展开了反宗教改革的活动。
(三)科学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是从天文学革命开始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天文学革命的开始,也是自然科学摆脱神学控制独立发展的标志。布鲁诺提出新的宇宙理论,指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一个星系的中心,太阳系之外还有无数个庞大的行星系。开普勒通过对天体的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伽利略进一步论证哥白尼学说的科学性,批判“地心说”的荒谬,从根本上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推动了天文学和唯物论思想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解剖学也有很大的进展。比利时医生维萨里总结了当时解剖学的成就,按系统分别叙述了人体结构。英国心理学家哈维论证了血液的循环运动,特别强调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2、英国为什么能率先工业革命的条件或因素
①政治背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并建立起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这不仅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经济背景:圈地运动造就了自由劳动力大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粮食和原料,而且为工业革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③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国债制度和税收政策等,都增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
④技术背景: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大机器工业培养了工人基干队伍和奠定了组织基础、劳动形式和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工业生产摆脱经验限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
⑤交通运输发达,四面环海,各地工业原料和商品都可以通过海运转到各地。
⑥英国国内市场形成发展较快,行会制度比较薄弱,很早就出现了地区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发展快,商品自由竞争顺利。
3.19世纪20年代·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及其影响
(一)应对措施。(1)美国罗斯福新政。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生产,调整工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英国。1929年底,经济危机波及英国。英国拋弃了自由贸易,转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制定“进口税法”;废除英镑金本位,组建英镑集团。英国为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虽在推动国内经济复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效果却相当有限,经济恢复的速度也相当缓慢。(3)法国。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实行部分军事工业国有化、控制农产品销售、举办公共工程以及制定新的税收和会计制度等,但效果并不显著。(4)德国。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建立“战争经济体制”的应对措施。纳粹政权刚刚成立就宣布犹太商业资本是暴发资本,并予以打击;而所谓雅利安人的工商业资本则是创造性资本,加以保护。此外,纳粹政府还全面加强经济干预。(5)日本。1930年春,日本遭受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日本政府犬养内阁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重新禁止黄金输出,废除金本位制度,改行管理通货制;大幅度扩大政府开支,包括扩大军费开支;增发公债,实行低利率,避免增税;借助通货膨胀降低日元汇率,并提高进口关税等。
(二)影响。(1)美英法三国都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解除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国家的威胁,同时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2)德国和日本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军事化和扩张化的措施,最终走向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使经济危机演化成了地区政治安全危机。
?
2013福建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10*10
1、巴比伦之囚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耶路撒冷犹太居民被掠至巴比伦尼亚的事件。公元前587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次年攻陷耶路撒冷,该城大部分居民被掠至巴比伦尼亚。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的犹太人得以重返耶路撒冷。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民族凝聚力的孕育及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2、吠陀
印度上古时期的宗教历史文献。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之后的历史的史料主要保存在《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书中。“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书,是婆罗门祭司们祭神用的颂诗、经文和咒语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人的思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吠陀》共四部,即《梨倶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3、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美国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宣言》阐述了美国 对拉美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和“非殖民原则”。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这成为美国用来反对美洲以外的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排斥了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从而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扫清道路。
4、凯末尔主义
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在1919-1931年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过程中,凯末尔综合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实践和理论,系统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1931年土耳其人民共和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新党纲中,凯末尔主义被概括为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六项原则,后来还写进1937年宪法,从而成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5、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该计划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英、法、意、联邦德国等17个西欧国家先后接受了这一计划 ,对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圣德太子改革
6世纪末到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辅佐推古女皇进行的改革。推古十一年 (603年),模拟中国官阶制,制定冠位十二阶,规定官阶晋升不再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的才干和政绩为依据。604年又制定宪法十七条,作为贵族和官员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同时号召笃敬“三宝”(佛、法、僧),崇尚佛教,并在全国修建许多寺院。圣德太子改革为大化革新准备了必要条件。
7、八思哈制度
钦察汗国统治罗斯的军政制度。1243年,拔都以伏尔加河为中心建立钦察汗国,欧洲人称“金帐汗

国”,首都设在萨莱。13世纪后期,钦察汗对罗斯的统治在逐步加强。1257年开始清查户口和土地,作为征税派役的依据,建立八思哈制度。八思哈,突厥语,意为“镇守官”。八思哈制度是一种军事政治组织,即由蒙古军官担任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最后由八思哈统一指挥,其职责是征收贡赋和监督当地居民。14世纪初废除八思哈制度。
8、重商主义
15至18世纪西欧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经济学说。亚当?斯密称之为“商业的或重商的体系”,故名。中心内容是:货币拥有量是国家贫富的标志,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金银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国家采取鼓励制成品出口、颁布航海法令、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给予贸易公司以垄断特权等方法直接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硬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制造业,扩大外贸出超,以获得大量货币输入。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但其对商业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逐渐废弃。
9、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10、七十七国集团
20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的发展中国家集团。1964年3月23日至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会上75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并决定在每次贸易会议开会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便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研究应采取的对策。此后该集团成员国不断增加,但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
二、简答4*20
10、古典时期雅典经历的关于处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关系的改革,原因,意义及影响(民主政治的历程与特征)
(一)发展历程。
(1)提秀斯改革:是指当时雅典某位头领和民众共同进行的创建城邦宪制的活动,它的中心内容是联合境内各村社建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提秀斯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把国内的公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贵族充任官职、执行法律,农民和手工业者只在公民大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绝不能当官掌权。
(2)梭伦改革: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三项重大改革措施是设立新的政权机构,贵族会议大受限制。第四项重大改革措施是颁布那些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规。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建立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的道路。
(3)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8-507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针对梭伦改革犹未 深入触动的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做了较彻底的改革。其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在组成新的选区之后,克利斯提尼便从10个部落各选50人组成新的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级皆可担任。各选区基层单位(相当于村庄的德莫斯)按人口比例确定的名额在合格的候选人中抽签产生。军事方面,以前按血缘部落征兵的办法现在改为按地区部落征兵,每部落提供一队重装步兵、若干骑兵及水手,并且选举一名将军为统领。10名将军组成将军委员会,由军事执政官任主席。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后一个措施是实行陶片放逐法(陶片是指选票),它是按公民投票来决定是否对某一公民实行政治放逐,因投票时把定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而得名。克利斯提尼改革继梭伦改革之后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
(4)伯里克利改革:第一,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第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第三,在公民大会和公民群众获得国家主权的同时,原有的氏族贵族势力则被铲除殆尽。第四,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放工资和补贴。综上所述,可见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但作为奴隶制 民主政治,它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
(二)基本特征。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权为基础,在保障成年男性公民参政权的条件下,强调公民的平等参与和轮流管理。具体而言,它以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城邦所有重大事务由公民投票进行决策;五百人议事会及陪审法庭成员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绝大部分官员也从公民中抽签选出,任期一年,且所有官员行使职权时均使用集体决策。
11、考迪罗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一)形成原因。考迪罗制度的形成是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诸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1)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大庄园制的存在和发展是产生考迪罗的终极原因。(2)随着西班牙殖民统治被推翻,拉美西班牙语国家迅即出现了政治真空,在缺乏调节机制的情况下,以武力夺取政权,就成为势所必然。此外,拉美长期以来有着军人干政、军人参政的历史传统。(3)独立战争的影响、阶级力量的相对平衡、拉美国家的不发达状态、群众没有民主意识以及反动的天主教会都使得考迪罗现象得以延续。
(二)影响。考迪罗制度对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正是由于考迪罗制度的存在,使拉美国家长期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考迪罗独裁——无政府状态”的恶性循环之中。
12、日本幕藩体制的特征
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德川幕府。德川幕府实行以幕府 为核心、诸藩为支柱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史称幕藩体制。
(一)将军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他是全国人民和土地的最高支配者。将军以下,幕府设“大老”“老中”和“若年寄”等三个重要官职,合称“三役”,辅佐将军管理幕府。三役以下设寺社、勘定、江户三奉行。地方政权是大名的藩国,藩主(大名) 在藩国内享有行政、司法、税收和军事的全权,但必须接受幕府的严格监督。为了巩固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身份制度和兵农分离制度,把全国居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不得混淆;武士必须集居城里,农民固定在农村。
(二)在对外关系方面,德川家康实行的是锁国政策。从1633年至1639年,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其主要内容是(1)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处以死刑;(2)取缔天主教传教士,对潜入日本的传教士应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3)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德川幕府奉行锁国政策长达两个多世纪之久,它虽然巩固了幕藩体制,却使日本与外界隔绝,不利于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尼克松主义的内容以及实质
1969年7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具体内容是:
(一)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二)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提出“以谈判代替对抗”。
(三)在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将“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改为“打一个半战争”的战略。
(四)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五)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全球霸权而采取的一种政策。其实质是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全球霸权而采取的一种政策。 其实质是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
三、论述3*40
1、15~16世纪以来西欧在政治,宗教以及自然科学上的变化
(一)这一时期在政治上是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时期。西 班牙通过再征服运动、王朝联姻统一了西班牙,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英法两国则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其特征是国王个人专权,也依据“君权神授”说,把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集于一身,并且依靠官僚制度和常备军,对全国实行集权统治。
(二)宗教改革。此阶段,西欧出现了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为形式的社会改革运动。1517年10月31日,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宗教改革运动期间,德国爆发了 1524-1525年的农民战争。 1536年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并在日内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英王亨利八世于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与罗马教皇决裂。16世纪后期起,天主教会展开了反宗教改革的活动。
(三)科学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是从天文学革命开始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天文学革命的开始,也是自然科学摆脱神学控制独立发展的标志。布鲁诺提出新的宇宙理论,指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一个星系的中心,太阳系之外还有无数个庞大的行星系。开普勒通过对天体的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伽利略进一步论证哥白尼学说的科学性,批判“地心说”的荒谬,从根本上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推动了天文学和唯物论思想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解剖学也有很大的进展。比利时医生维萨里总结了当时解剖学的成就,按系统分别叙述了人体结构。英国心理学家哈维论证了血液的循环运动,特别强调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2、英国为什么能率先工业革命的条件或因素
①政治背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并建立起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这不仅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经济背景:圈地运动造就了自由劳动力大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粮食和原料,而且为工业革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③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国债制度和税收政策等,都增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
④技术背景: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大机器工业培养了工人基干队伍和奠定了组织基础、劳动形式和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工业生产摆脱经验限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
⑤交通运输发达,四面环海,各地工业原料和商品都可以通过海运转到各地。
⑥英国国内市场形成发展较快,行会制度比较薄弱,很早就出现了地区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发展快,商品自由竞争顺利。
3.19世纪20年代·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及其影响
(一)应对措施。(1)美国罗斯福新政。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生产,调整工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英国。1929年底,经济危机波及英国。英国拋弃了自由贸易,转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制定“进口税法”;废除英镑金本位,组建英镑集团。英国为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虽在推动国内经济复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效果却相当有限,经济恢复的速度也相当缓慢。(3)法国。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实行部分军事工业国有化、控制农产品销售、举办公共工程以及制定新的税收和会计制度等,但效果并不显著。(4)德国。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建立“战争经济体制”的应对措施。纳粹政权刚刚成立就宣布犹太商业资本是暴发资本,并予以打击;而所谓雅利安人的工商业资本则是创造性资本,加以保护。此外,纳粹政府还全面加强经济干预。(5)日本。1930年春,日本遭受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日本政府犬养内阁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重新禁止黄金输出,废除金本位制度,改行管理通货制;大幅度扩大政府开支,包括扩大军费开支;增发公债,实行低利率,避免增税;借助通货膨胀降低日元汇率,并提高进口关税等。
(二)影响。(1)美英法三国都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解除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国家的威胁,同时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2)德国和日本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军事化和扩张化的措施,最终走向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使经济危机演化成了地区政治安全危机。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