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支教,一生收获!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31名队员出发…(深深的感悟)

编者按
一年支教,一生收获
2019年7月
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
20名队员从武汉出发
分别奔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
贵州省余庆县
湖北省建始县
云南省牟定县
开展支教 扶工作

华师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部分成员合影
真情支教,哺育桃李
一年来
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们
在七所支教学校
立足岗位,做好教学工作
积极参与到当地志愿服务
教育扶贫和疫情防控之中
用一年的时光耕耘
收获一生难忘的故事

站稳第一课堂,传道授业解惑
支教团志愿者借助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理念,严抓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小学、第五师职校、90团学校,余庆县他山中学、建始县七里坪中学、华中师大牟定附中、牟定县思源实验小学等学校承担了从小学到高中全年龄段、涵盖十余个科目的教学任务,累计教授90余个班级的4000余名学生,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其中:
兵团分队付佳琪执教的第五师小学六(7)班科学课,班级平均分、优秀率持续占据全年级第一; 贵州分队刘诗雨执教的班级在历次考试中包揽同类班级地理单科前三名,所带c类班成绩超过部分b类班级; 云南分队王彦舒训练的2020届体育生高考突破应届90分高分,创华中师大牟定附中(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体育高考成绩新高。

搭建第二课堂,三全五育并举
在本职教学之外,支教团还创造性地开设各种特色教育活动,搭建第二课堂, 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树立理想,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五育并举。
兵团分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
兵团分队在第五师小学成立“华师班”这一大学小学协同育人平台,引入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理念、模式和资源,利用班会或课余时间,开展育人活动,累计为学生带来了思政教育9次、素质课程6次、实践活动4次、发放学习用品和营养餐价值1000余元,还组织学生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同龄人开展“执信为梦 少年同行”书信交流活动,架起第五师小学“华师班”学生和武汉华师附小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

贵州分队——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
贵州分队开展“博雅大讲堂”系列讲座,从学习方法指导、综合素质培养、个人规划管理等方面设计课程累计8期,通过线下讲座、线上直播、远程连线等多种形式,由学生根据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

恩施分队——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
恩施分队结合我校“三博”校园文化精神,成立了“博雅”舞蹈社,招收社员90名,针对学生水平开展针对性教学,在学校文艺晚会中演出舞蹈《这就是街舞》。

云南分队——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
云南分队联合贵州分队开展“笔墨守望,飘向远方”云贵书信交流项目。为贵州省余庆县他山中学和云南省牟定县华中师范大学牟定附属中学的学生提供书信交流平台,建立结对和沟通,让参与学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风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困惑,缓解学习的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教育扶贫攻坚,勇担社会责任
志愿者们运用所学知识,站稳第一课堂扶智,依

托第二课堂扶志,投身扶贫一线调研,捐资捐物助学,发挥“知识改变命运”和教育“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作用。

兵团分队针对新疆兵团团场学校教育情况,将教育资源向偏远团场学校倾斜,到偏远团场学校送课送教,为团场学校学生砥砺志向,促进成长,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同时还结对 扶了16名贫困儿童,为他们送去了电话手表、文具书包、衣服球鞋等学习和生活物品,价值2000余元。

贵州分队结合余庆县易地扶贫搬迁积善社区安置点孩子的家校教育空缺问题,在社区创办了“华博学堂”,利用每天放学后时间为社区儿童进行学科辅导和课外知识传授。

恩施分队着眼于学校留守儿童数量多的情况,发起了“爱心 ·情暖冬日”主题活动,为60余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并发放了冬季御寒衣物。

云南分队开办暑期夏令营,招收当地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80余名,开设兴趣特长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与疫情防控,筑牢杏坛防线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分队成员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践行着使命、责任和担当。
1
立足岗位,支教助学
按照支教学校统一要求,参与教研集体备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或录播授课,保障停课不停学。在此基础上,支教团成员积极探索改进网上教学模式,自加压力,开展特色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驾护航。

如:华昭淇综合运用多个直播与信息平台,开展了“21天爱上数学打卡活动”, 助学生养成坚持学习的好习惯。
崔嘉欣根据多数学生反映的英语问题,开展指导性学习,每日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形成英语学习档案。
王彦舒为体育高考生制定集训计划和时间表、录制项目训练视频,利用网络直播、微信授课及指导学生训练和反馈等形式,保证体育队最后冲刺阶段的训练。
除完成支教学校的本职教学工作外,支教团成员还积极为疫区学校学生和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辅导。在华师校团委的支持下,招募了数十名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担任学科助教,为支教地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课业辅导、兴趣培养、情绪疏导和心理陪护等。
2
下沉基层,一线战斗
疫情发生以来,支教团多名成员主动请缨,下沉基层,参与一线防疫工作。恩施分队陈瑞亮,积极报名成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承担社区的值班值守、秩序维护、进出审核等工作以及居民的隔离服务和通行证办理等工作。

兵团分队付佳琪,在疫情出现期间,放弃假期,留守新疆,坚守岗位,参与兵团第五师的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第五师小学的支 教教师,她协助学 校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撰写制作防疫工作情况报告和稿件多篇; 作为社区居民,她担任社区楼栋单元督导员,负责86团幸福小区和平安小区14个单元防疫工作的督导,每天统计收集记录和监督单元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

开学复课前后,支教团成员第一时间返回岗位,协助学校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包括防疫演练、环境消杀、上下学秩序维持、学生体温监测、驻校督导、防疫广播录制等。

3
正向引导,化危为机
用好全民战“疫”这本鲜活生动的教材,在学生之中开展防疫教育,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
一是结合时事热点,在重要时间节点, 助学生加强思想建设,筑牢抗疫的心理防线,多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在小学生少先队员中上队课,在中学生共青团员中上团课,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研讨,号召学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五四期间,开展“重温五四历史、坚定战役信心”主题团课。

二是结合疫情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特色课程,通过情感陶冶、科学意识培养、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思维多层次发展。如开展“抗疫:地图的力量”“‘数’看疫情”“舞动青春”等,从文、理、艺三方面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在国家安全日期间,针对国家生物安全进行专题科普和防疫卫生教育。结合体育高考的新形势,开讲“共赴疫情下的体考路”云贵体育生线上指导会, 助学生更好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凝聚战“疫”信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是发挥文艺工作在战“疫”中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防控氛围,开展主题征文征画活动。学生们执笔发声,以文言志,以画寄情,为战“疫”胜利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通过用手中的画笔和清脆的话语,为中国、为湖北、为武汉、为华中师范大学送上他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祝福和鼓励,用笔触遥寄对医者的崇敬,表达对疫区人民的牵挂和对胜利的信心。

四是创新性的开展疫情警示教育,提高学生对疫情的重视和警惕。通过组织模拟法庭,选取疫情期间发生的真实刑事案例,进行改编,以案说法。通过招募和组织学生参与、旁听“法庭审判”,将模拟法庭的形式与疫情防控的内容结合,实现了普法和防疫警示教育的同频共振。

带去教育的种子
带回真情的树苗
走过三百多个日夜
得到教育的、成长的不只是孩子们
更是自己
每一位二十一届支教团成员
都有自己真诚而独特的感悟
他们说
2019年7月,带着满腔抱负和老师们的殷殷嘱托,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支教老师,不断学习请教前辈,想法设法为学生提高成绩,当看到学生巨大进步的时候,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作为志愿者,投身援疆扶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教育扶贫。一年支教行,一生支教情,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兵团支教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
——兵团分队 黄祥瑞

怀揣着对教师生涯的美好愿景、对学生教育的无限热忱,秉承着“爱在华师”的信念,去年8月我来到贵州余庆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
作为教育事业的坚守者,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专业技能,提升支教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作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我联合队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公益志愿的践行者,我大力推动精品项目建设,并充分地发挥桥梁扭带的作用和功能促进校地合作,助力精准扶贫战略实施。
从湖北武汉到贵州余庆,从学生到老师,从平凡人到平凡人中的志愿者。一路“黔”行的时光对我而言是一种锻炼和提高,也是一种成长和升华。感谢经历,感谢相遇,我会带着这一年的所得所获在人生路上走的更远。
——贵州分队 崔嘉欣

虽然和七里坪中学的师生们“疫”地相隔五月有余,遗憾缺失了许多面对面相处的时光,但一年来线上线下的点滴都值得珍藏于心。
在教学技能方面,我逐渐摸索出了适合不同学生、不同科目、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反馈方面,孩子们给予我的正向表达让我也触摸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
在志愿服务方面,我组织策划了诸多活动,并负责分队的对外宣传,展示了分队良好精神风貌。一年不长,足够一生难忘;一年不短,我们尽己所能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恩施分队 陈若千

非常有幸能够见证并参与到全面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我感到责任光荣使命重大,牟定作为我校对口的 扶县,我亲眼见证了在我校的倾情 扶和牟定20余万人民的努力奋斗下,牟定的变化和发展。
作为首届派往云南牟定的研支团成员,我和我的队友们努力把母校赋予我们的知识和品格带到牟定,传授给学生,让华师精神在牟定生根发芽,把我校研支团在云南的第一面旗帜插稳插牢。一年支教行,一生牟定情。
——云南分队 卢旺

志愿接力,爱心
2020年7月
第二十一届研支团的支教工作圆满完成
第二十二届的志愿者们已做好接力的准备
接力永不停歇 爱心再次起航
为响应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号召和要求,结合防控疫情的需求,8月3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暨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双阶、党委研工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军、校团委书记徐刚、校团委副书记张静以及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崔宏博、第二十一届研支团代表成员、第二十二届研支团全体成员和2020西部计划全体志愿者参加仪式,徐刚主持出征仪式。

第二十一届研支团代表成员、
第二十二届研支团全体成员和2020西部计划全体志愿者参与仪式

校团委副书记张静介绍本年度研支团和西部计划派遣情况以及本届服务地和新增服务点情况
据介绍,我校本届研究生支教团共22人、西部计划志愿者9人,共计31人。

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
历史文化学院2019届毕业生付佳琪同学代表分享支教感言
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历史文化学院2019届毕业生付佳琪同学代表分享支教感言。付佳琪向大家分享了支教一年时间里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温暖小事、在办公室中工作的成长过程、和分队其他成员共同生活的难忘时光,一点一滴的回忆构筑了她难忘、充实的一年。她说到:“如何衡量一年的时间?我想我会用爱来衡量。章开沅先生曾说:爱是教育的本源,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最后,她对即将出征的学弟学妹们表达了祝福,她希望在这场衔爱而去的志愿接力中,各位志愿者作为新血液、新思维、新精神,完成使命、充实自我。

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届毕业生余逸飞同学代表发言
作为第二十二届研支团团长兼贵州分队队长,余逸飞说:“研支团全体22名队员已做好准备,大家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服务地的支教工作当中,在接下来的一年支教服务期内,将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继续传递好志愿服务精神和华师大爱,为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矢志奋斗。”

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文学院2019级研究生章文豪同学代表发言
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文学院2019级研究生章文豪发言。她表示:“愿以坚定的信念投身强国伟业,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自己已经做好准备,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一定圆满出色地完成志愿服务,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第二十一届研支团向第二十二届研支团传递队旗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传递队旗仪式在云南省牟定县进行,由第二十一届研支团云南分队和第二十二届研支团云南分队代表交接。象征着传承与接力的队旗从第二十一届研支团云南分队队长卢旺传递到第二十二届研支团云南分队队长李俊岳手中,队旗交接仪式上传递的不仅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作为志愿者的担当和责任,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精神,将由第二十二届研支团成员传承发扬。

重温志愿者誓词
各志愿者一同重温志愿者誓词,并在各自所在地宣誓,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军讲话
出征之际,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军在会议上对各位即将出征志愿者送上祝福与希望,他希望各位志愿者在支教地开展工作时要牢记责任、体会不一样的生活幸福、收获各项工作技能,大家不要忘记华师的牵挂,我们在桂子山上期待大家的凯旋。

副校长彭双阶总结讲话
仪式最后,副校长彭双阶与各位参会人员回顾了华师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年来初心不改、传承大爱的文化和历史,并对志愿者们的有理想有干劲的精神面貌表示了赞扬和肯定。对于即将出发的第二十二届研支团和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彭双阶希望各位志愿者以赤诚之心坚定理想信念,接力奋斗,把华师大爱传承下去,做好研支团品牌、讲好华师故事、传播志愿精神,以华师力量感染和影响更多的青年学子。

华师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合影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从武汉华师到祖国的最需要的地方
一届届华师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
将教育的种子埋在西北边陲的戈壁滩上
播撒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
用一颗赤子之心
照亮孩子们的天空亦点亮自己的世界
为教育脱贫和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华中师范大学,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评论